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育种专家周刚:收获金色的希望

时间:2017-07-13     【转载】   来自:湖北慈善公益网

W020170628341104635194.jpg

潜心科研、孜孜以求,周刚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潜心科研、孜孜以求,周刚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18年来,他和同事选育出的10个玉米新品种,在我国西南地区推广种植达1亿多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18年来,他因为工作,有16个春节没有回家跟亲人团聚。他就是湖北省知名青年育种专家、十堰市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所副所长周刚。

  扎根希望的田野 

  1999年,周刚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十堰市农科院,在玉米育种研究所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18年来,他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0多项,取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4项。

  为改变我市山区落后的玉米种植方式,周刚积极开展玉米轻简化栽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研究。由他主持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郧单19”、“郧单20”、“禾盛玉128”先后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为我市山区玉米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育出金色的种子 

  每年4月至10月,周刚在十堰的玉米选育基地忙碌,等育种成功后,又立即赶往海南南繁基地玉米育种试验田开展科研,一去就是半年。夏天,玉米选育基地里的温度高达40℃,皮肤被玉米叶子划出一道道血口子,汗水一浸,又痒又疼,周刚从没叫过苦。雨季,鞋子经常陷进泥里拔不出来,周刚只得光脚满田跑。为筛选出优良组合,他平均每年要进行玉米套袋授粉2万个。18年来,他坚守在田间地头,有16个春节没有回家跟亲人团聚。

  2013年11月10日下午,超强台风“海燕”登陆海南,南繁基地被水淹没,玉米育种试验田也没能幸免。为防止玉米种子因长时间被水浸泡而腐烂,周刚和同事冒雨挖沟排水。经过三天两夜的奋战,终于将试验田里的积水全部排出,确保了当年科研任务成功完成。

  收获人生的希望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周刚做到了尽职尽责、全心奉献。但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他亏欠家人太多。

  在他的记忆里,自儿子出生以后,他从没带儿子出去玩过。有年寒假,妻子带着儿子到海南看他,他却抽不出时间陪伴妻儿。他的妻子曾抱怨说:“我嫁给了周刚,周刚却娶了玉米。”就连他父亲去世,他都忙得顾不上回家送最后一程。

  甘守寂寞,潜心科研。周刚离不开玉米育种工作,就像种子离不开大地。他以基地为家、以玉米为伴,用汗水在黄土地里培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种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十堰晚报 文、图/记者 蒋辉)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