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集善助残公益论坛举行时间:2025-05-18 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来临前,以“融合·创新·共享——探索助残公益生态新动能”为主题的第二届集善助残公益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论坛上,行业专家、社会组织负责人、爱心企业等200余人,围绕新时代下科技赋能、多方协同推进助残公益生态融合创新展开讨论。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赵素京在致辞中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作为我国唯一一家以残疾人为扶助对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已经形成包括启明、助听、助行、助学、助困、无障碍和文化助残等七大行动在内的“集善工程”品牌,并发起互联网+助残服务“联善计划”行动,持续助力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她表示,本届论坛努力通过融合打破壁垒,让政策、技术、资源在协同中迸发新活力;通过创新突破瓶颈,让科技赋能和服务模式的成果转化为残疾人触手可及的幸福;通过共享凝聚共识,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残疾人兄弟姐妹,最终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残疾人主体多元协同的助残公益可持续发展生态,助力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的完善。 论坛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委托南开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教授朱健刚发布了《从提供服务到生态建设——助残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全面分析了助残社会组织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我国助残社会组织发展的典型特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陈功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围绕助残社会组织的社会使命、助残公益生态的构建等问题开展讨论。 本届论坛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 针对当前助残事业发展中的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等现实问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活动现场发布了“集善助残公益生态共建行动”倡议,并启动“集善助残公益生态共建行动”,呼吁各方联合起来,构建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助残公益生态,倡导“党建引领,筑牢根基;需求导向,精准服务;科技赋能,智慧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协作;能力提升,专业支撑;媒体支持,公众参与;平等对待,促进自立”的助残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