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秭归“金种子”孕育百亿大产业时间:2025-10-20 10月11日,秋风送爽,正值柑橘苗木销售的黄金时节。走进秭归县九畹溪镇的柑橘苗木良种繁育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手脚麻利地起苗、分拣、装车,一株株叶片翠绿、根系带着原土、用黑色营养钵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优质脐橙苗,被小心翼翼地搬上来自全国各地农户的运输车,它们即将扎根更广阔的土地,承载起果农们新的丰收希望。 “这批夏橙苗,定干都在40厘米以上,树冠自然开张,都是优质苗。”基地内,紫昕农业公司的销售工作人员林海燕正忙着协调装车。她告诉记者,这样的优质苗单株售价15元,在当前市场上供不应求。“今天拖了300棵夏橙苗,前面三天一共拖了760棵。”来自秭归县水田坝乡三溪河村的农户郝大安一边清点树苗一边对记者说,“这里的苗子放心,品种好,肯结果。我四年前种的苗,现在一棵树能结四五十斤果子了!” 火热的市场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秭归紫昕农业公司负责人向玉龙介绍说,截至目前,公司今年已销售柑橘苗木总计6万余株,销售金额达200万元,主要品种包括早红、纽荷尔、伦晚、宗橙以及夏橙,销售范围不仅覆盖秭归本地及周边县市,更远销至湖南、江西、江苏等省份。销售旺季,公司线下与各地合作社、农业企业稳定合作,线上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多渠道发力成效显著。 小苗木何以成为撬动大产业的“金种子”?2024年8月,湖北将“秭归脐橙”定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2025年2月更推动15个产区签署共建协议,实现“统一标准、共享品牌”。“品牌价值达166.78亿元,根基就在每株苗的纯正健康。” 为确保出圃的每一株苗木都是“放心苗”,严格的检疫程序不可或缺。秭归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胡端娥强调,当地农业部门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防柑橘黄龙病、蜜柑大实蝇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从源头为产业筑牢“防火墙”。 而更深层次的保障,则来自于良种繁育体系的持续创新与硬核投入。在基地的现代化钢架大棚内,防虫网、自动化喷灌系统、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等设施一应俱全。这里建立了严格的无病毒种苗繁育体系和“三园三圃”功能专区,实行标准化育苗,推动育苗技术向绿色、省力、优质升级。 “下一步,基地将建设规划病毒检验检测中心,为种子‘芯片’工程‘保驾护航’。”秭归紫昕农业公司负责人向玉龙透露。目前,该基地已保存了130个脐橙品种资源,拥有3个自有品种权和3个审定品种,形成了“早中晚熟四季有序、赤丹棕青色彩斑斓”的品种格局。未来,还将重点突破夏末秋初的品种空白,助力秭归脐橙真正实现“全年无休”供应。 对种源质量和科技育种的执着,赋予了“秭归脐橙”强大的辐射力与向心力。不仅本地农户认准这里的苗木,长阳县、巴东县、枝江市等周边地区的果农也纷纷慕名而来。来自长阳渔峡口镇的农户卢啸说:“我们看同村里人来买,觉得这苗子好,也跟着来。苗子大、品种好、健康,我们放心!” 良种“芯片”的持续发力,为秭归柑橘产业注入了澎湃动能。目前,秭归脐橙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超百万吨、年综合产值达203亿元,储备了130个柑橘种质资源,造就了12个亿元村、27个5000万元村、18个1000万元村,品牌价值达167亿元。 秭归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在“树品牌”的基础上,努力“提品质、强科技、延产业”。针对本地选育优质品种较少、品种更新缓慢等问题,秭归正加强脐橙品种培育,突出种子“芯片”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国家级脐橙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研发中心,全力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育苗工厂”,推动秭归脐橙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