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57岁汉商弃商支教湖南山区小学

时间:2015-08-29     作者:王刚【转载】   来自:长江日报   阅读

  

  徐曦所带班级的学生(徐曦供图)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舜陵镇双板桥完小,是距武汉800多公里的一所偏远山区小学。一个57岁的武汉人徐曦,是学校班主任兼语文、音乐、体育教师。去年任教前,他还在武汉开办礼仪礼品公司。徐曦昨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再过几天他就要返校了,希望能把63个孩子带毕业。

  56岁弃商只身赴大山里支教

  徐曦是土生土长武汉人,当过知青、参过军、读了中央电大首届中文系,1981年退伍后先在原武汉重型机床厂当工人,后到原湖北省副食品总公司设备科工作。2001年在汉口开了家礼仪礼品公司,下海经商十余年。

  “从小就想当老师,觉得老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徐曦说,初中时他看过不少教师题材的书籍、电影等,包括苏联小说及其改编的电影《乡村女教师》、法国小说《最后一课》等,让他深受影响至今。在工厂时,因他是少有的大学生,他曾被一中专学校相中,但未能如愿。

  徐曦身体一直不是太好,有冠心病、脑梗、颈椎病等多种病痛,2013年10月还突发中风,前后住院治疗数月。“那之后我觉得我有必要赶紧实现我的老师梦了”。

  2014年5月,徐曦通过网络搜寻到一个全国性的支教志愿者联盟组织,通过该组织的层层严格考核后,被指派到山区学校——宁远县舜陵镇双板桥完小支教。

  当年9月1日,徐曦从汉启程驱车13个多小时赶至双板桥完小。那一趟,他车上除了简单的被席衣物外,还带去了从家中清理出来的三大包50余件新衣旧物,和跟随他多年的一台手风琴,以及新购的5支竹笛、《儿童手风琴教程》、《童谣300首》等书。

  昨日采访中,他多次说到了一句话:“坚持梦想,多行善事,唯此才能无愧于此生。”

  全班语文及格率提高了一倍

  徐曦老师刚接手四(1)班时,全班语文成绩及格率仅为30%多,现在及格率60%多。“最主要的是,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自觉性普遍增强。”昨日,校长李光红告诉记者。

  全班63个孩子,七成多都是留守儿童。“不少孩子的做人、生活等习惯很散漫无章,起初让我很吃惊……”徐曦说,支教第一堂课上,他就讲了一个问题——习惯,要求孩子们在学校学说普通话和礼貌用语,上课举手发言,下课排队到食堂吃饭,老师打好饭菜后要说声“谢谢”……

  校内有一口水井,上《古井》一课时,徐曦将课堂搬到了水井边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上《颐和园》一课,为让学生感受“红墙绿瓦”、“雕龙画柱”和“金碧辉煌”等,徐曦向学校多次申请后获批,自掏腰包从县城租来一辆校车,赶赴县城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远文庙现场授课。

  嗓音条件不错的徐曦主动挑担子,教孩子们音乐课,学吹笛子、唱童谣、弹手风琴。不少学生每天6时多到校后,首先会去徐曦老师寝室,跟着他学吹笛子、拉手风琴等。2014年底,徐曦被评选为宁远县优秀支教志愿者。

  想将这个班一直带到小学毕业

  记者在徐曦家看到班上学生给他写的信。学生唐恒写到:“您像天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星,谁都忘不了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学生杨莹说:“你就像一位阳光的年轻小伙,希望您不要走,一直都能教我们”……

  “支教一年来,给我带来的感受很多。有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更有孩子们不断进步与成长的喜悦。支教是我以微薄之力帮帮孩子们,实际上也感动了我自己——原来,孩子们是这样需要我们的老师,我还可以为孩子们做点事。”徐曦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计划将这个班一直带到小学毕业。

  徐曦担任语文、音乐、体育等科目老师兼班主任,每周要上20多节课。学校其他21位老师都是本地人住在镇上,晚上整个校园就剩下徐曦和看门大爷留宿。“房间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台旧电视机,晚上基本都是在批改作业、备课中度过。”

  今年3月新学期开学前,徐曦为全班每位同学购置了一件羽绒服和一条裤子。在他驱车从武汉前往永宁途中,左前胎爆胎,冲出匝道侧翻,万幸的是人没受伤。至今,这辆已基本报废的雪铁龙一直停放在湘潭市。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