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称中小学老师事多钱少亟待减负时间:2015-01-20 建议 需关注南京教师队伍流失现象 孙双金是南京北京东路小学校长,也是南京市人大代表,在1月18日玄武区第二组的小组讨论会上,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了南京部分学校出现的教师队伍流失现象。 他透露,南京一所小学今年一下子有4名骨干教师辞职,其中有3名去了苏州。 这几位老师多是工作了七八年的男老师。根据孙双金的调查,苏南地区教师待遇相对较好。孙双金说,对于学校来说,实行绩效工资之后,老师奖金不高,根据他了解到的情况,这两年南京教师流失比例很高,如何留住教师队伍,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委员提案:为教师“减负” 民进南京市委集体提案《关于减轻教师负担和压力的几点建议》。提案中列举: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周工作时间平均值为54.5小时,一些地区的高中主课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长16小时,远超法定时间,但是真正能够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足总工作时间的四分之一! 老师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要维护安全、应付检查、还要抓分数 提案中指出:首先,学校的安全责任不明晰。学校上下时时提防,处处小心,唯恐学生出安全事故,老师在学生课间也不敢休息,轮流值班;担心运动伤害,逼迫体育课精简常规运动项目,一些项目稍有难度,就不敢开设。 第二是检查验收满天飞。目前学校要应付的检查验收多如牛毛,如心理咨询、档案室、示范校园、平安校园、 绿化校园、文明城市评比、信息和数字化、法律法规等。验收都要有台账、档案,最多时学校一天接待3~4拨人。一所普通学校做过统计,4个月中接受24次检查验收,台账准备了67盒,排在一起长达5米多。 第三是教育质量考核唯分数。高考(课程)指挥棒,让教师们疲于奔命,省里的“五严”举措,已经形同虚设。苏中、苏北地区的高中,每周休息半天的不在少数。 第四是培训、竞赛、课题、职评“压力山大”。教师们要应付的竞赛五花八门,仅作文竞赛一年就组织了五六次;要参加的教科研课题各级各类;职称评定更是紧箍咒,条条框框很多,又大又全又形式…… 建议 打破应试导向,增加教师编制 提案中建议: 要下决心解决教育编制困局。南京市的教育编制,目前执行的依然是上世纪80年代的标准,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学校发展过程中编制执行僵化,学校因高考要求变化,不同学科教师劳逸程度严重不均,学校间实际编制宽紧差距极大,各级教育学段公办编制差距极大。要切实根据学校实际确定合理编制并根据师生比优化调整,要优先解决最困难的幼儿教师编制,要解决音体美书计算机等专业教师的编制问题。要打破教育的应试导向之风。国家教育部已开始着手改革高考制度。建议江苏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出台高考改革方案,与此同时,要重申“五严”举措,不能让制度设计形同虚设,丧失其应有的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