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荆州区孤儿保障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4-04-25     作者:荆州市荆州区民政局 姜鹏涛【转载】   阅读

 

  荆州区国土面积1045.8平方公里,辖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农场管理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2个行政村和3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7.85万人。现有孤儿315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54‰,其中城市孤儿72人、农村孤儿243人,机构集中供养孤儿54人、社会散居孤儿261人。2010年农村孤儿按125元/人/月发放生活费,城市孤儿按180元/人/月发放生活费。 2011年按上级文件要求,社会散居孤儿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600元/人/月,机构集中供养孤儿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1000元/人/月。

  为了切实掌握孤儿现实生活保障状况,进一步完善孤儿保障工作,我局结合“三万”活动,组织人员对李埠镇、城南街道办事处孤儿全部进行了一次入户走访调查。

  一、李埠镇孤儿生活状况调查

  总体情况:李埠镇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孤儿14名,占全镇总人口的0.42‰,其中农业户口12名、非农户口2名,随爷爷奶奶生活11名、随其他亲属生活3名。14名孤儿身心健康、品行优良。

  个案调查:对李埠镇14名孤儿全部进行了入户走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名孤儿基本情况如下。

  1、陈倩倩。女,1998年8月23日出生,农业户口,李埠镇沿江村3组居住。2004年3月,父亲因抢劫罪被执行死刑。母亲离家出走后,至今音信全无。现随爷爷奶奶生活,一家3口人,1亩多田。爷爷陈大权,今年75岁,患心脏病,奶奶患风湿病,自理能力较差,家庭生活主要靠低保和孤儿生活补助。爷爷奶奶享受低保,每人每月60元。陈大权生育3男2女,大儿子车祸去世,二儿子、三儿子都因犯罪被枪毙,大姑娘家在宜昌枝江(距沿江村30里),二姑娘家在本村,平时能照料二老生活,并代为种地。陈倩倩今年13岁,在李埠小学读六年级,成绩优良,身体健康,活拨开朗,懂事听话,爱好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以前民政部门给陈倩倩每个季度发375元生活费,今年春节期间一次性发2100元(含一季度生活费),去年学校补助她500元,今年学校又补助103元。(我们走访时,爷爷陈大权正要骑自行车去学校给陈倩倩送运动服,学校正在举行运动会)

  2、张春桥。男,汉族,1995年4月18日生,农业户口,李埠镇新垸回族村3组居住。母亲在他出生四个月时改嫁到公安县,至今没联系,父亲于1997年去世。现随奶奶一起生活,房屋简陋,一家4口人,另有两个叔叔,耕地7亩。奶奶今年61岁,腿部骨折浮肿,行动不便,两个叔叔都30多岁了,至今都未成家,二叔在沙市打工(洗车),三叔游手好闲,有吸毒恶习。张春桥今年16岁,初中读了两个星期便退学(与家庭经济条件差有关),现在城里跟邻居学修车,学徒期间没收入。张春桥很老实,不爱说话,说话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除奶奶外与家人很少有沟通和交流,一般一个月回来一次,品行好,比较懂事,有时安慰奶奶。

  3、王吴勇。男,1994年10月生,农业户口,李埠镇东岳庙村2组居住。父亲是山东人,与母亲结婚时没领结婚证,2002年父亲失踪,2004年母亲因车祸去世(自己是事故责任方,没赔偿)。现随外婆、舅舅一起生活,耕地11亩。王吴勇今年17岁,初中毕业后拟上技校,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上学时成绩很好,2010年开始在荆州打工,从事网络工作,月收入800元。王吴勇身体健康,性格活泼开朗,能说会道,讨人喜欢,蛮聪明,懂事懂礼貌,但几乎不与家人联系,春节才回来。2007年以来享受孤儿生活补助。舅舅反映:为他付出很多,但与父母相比还是不一样。

  二、城南街道办事处孤儿生活状况调查

  城南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24.35平方公里,总人口109750人,孤儿2名,占总人口的0.02‰。我们对2名孤儿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其中刘露基本情况如下:

  个案调查:刘露。男,1999年生,城南街道办事处新民社区居住。父亲刘启华1997年与一女子非法同居,并生育刘露,刘露出生两个月后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无音信。2011年3月刘启华病故,刘露成为孤儿,因爷爷残疾,奶奶多病,现由新民社区居委会代为监护。由于过去疏于管教,刘露本人比较顽劣,现已辍学,整日沉溺网吧,与社会青年搅混在一起,很难找到他本人。

  三、当前孤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从我们对孤儿的走访情况来看,农村孤儿和城市孤儿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孤儿生活补助标准明显偏低。由于父母的过早离去,家庭经济普遍陷入困顿,爷爷奶奶年龄已高,收入有限,再加上自身疾病缠身,自身保障都成问题,其他亲属(如叔叔、姑妈)的经济状况也不好,自己家庭负担比较重,不能对孤儿给予接济,因此对孤儿来说经济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提高孤儿生活补助标准势在必行。农村孤儿目前月平均基本生活费600元,以前按低保标准(125元/人/月)补助,明显不能满足孤儿生活需要。今年补助标准提高后将与孤儿基本消费水平持平,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按照李埠镇民政办谢主任的话讲:标准提高后,最困难的家庭孤儿生活也不再困难了,当地村干部月收入也不过600元左右。

  2、辍学情况严重。从我们走访的16名孤儿来看,7名已经辍学,其中4名完成初中学业,3名仅读完小学,在读的9名孤儿中5名在读小学、2名在读初中、2名在读高中,受教育情况十分堪忧。以前孤儿生活补助标准低、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能无忧地投入学习,不得不过早地辍学谋生,是造成辍学的主要原因,另外孤儿特殊的家庭环境也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提高孤儿生活补助标准,不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消费,目前在读的9名孤儿也难逃被迫辍学的宿命。难怪洪文博的爷爷发出自己去世后孙子该怎么办的担忧!

  3、孤儿心理有敏感脆弱、孤独自卑的一面。通过李埠镇民政办谢主任的介绍和我们的实地走访了解,李埠镇孤儿身心都能健康成长,但也表现出他们这个群体特有的共性。爷爷奶奶评价孙子孙女时挂在嘴边的话是“懂事听话,性格温和”,这说明家庭的苦难使他们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早熟,不能依仗父母的成长际遇使他们形成谦卑、乖顺的性格,凡事不与人争,凡事不与人比,内心的自卑、无助和失落由此可以窥见。爷爷奶奶深有体会地说,说话一不小心就会刺激到他们,这说明他们的心灵是敏感脆弱的,失去父母留下的心理创伤和阴影不容忽视。走访时我们还发现他们除了经济困难外,家庭关系也很复杂,父母离去的原因有因病早逝的、有车祸身亡的、有服毒自杀的、有狠心撇下幼子弱女离家出走的、有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有服刑劳教的、还有被枪毙的,家庭其他近亲属有患精神病的、有沾染恶习吸毒的、有三十多岁仍未成家的等,这些家庭问题不仅加重了家庭的困难,对孤儿幼小的心灵难免会产生影响,对此我们应给予持续的关注。尽管如此,他们也表现出坚强的一面,能够自立自强,比如洪文博10岁就利用节假日捡矿泉水瓶卖钱,张春桥、王吴勇16岁就外出打工谋生。总体来讲,李埠镇孤儿身体健康、聪明懂事、性格温和、品行优良、自立自强,但也有敏感脆弱、孤独自卑的一面。

  尽管大部分孤儿身心健康、品行优良,但也不乏如刘露这样的问题孤儿,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强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4、爱与亲情的缺失,孤儿难以融入家庭。良好的家庭情感维系是每个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础。我们在走访时了解到,尽管家庭贫困拮据,但为了孤儿成长,爷爷奶奶还是付出了很多,其他亲属也更加善待孤儿,谈及孩子时他们那种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学校老师了解孤儿身份,在生活上给予经济补助,在学习上给予特别关心,在精神上给予重点爱护。应该说孤儿家庭和所在学校对孤儿给予了很多温暖。但从家庭关系来说,跟着爷爷奶奶是有别于跟着爸妈的。正如蔡梦雪的爷爷所讲:一代管一代,有些话不知如何说才好,不便管教,不便沟通。王吴勇的舅舅也反映:为他付出很多,但与父母相比还是不一样。这种现象在别的孤儿家庭同样存在。孤儿一旦离开家庭外出谋生,不论性格外向的还是内向的,都很少与家人联系,如张春桥、王吴勇,从这个角度讲孤儿是孤独的,似乎还没有融入家庭,父母无条件的爱是难以得到弥补的!

  由此可见,做好孤儿监护工作,不能仅凭一腔热情,还要懂得方式方法,用心去做,切实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

  四、对当前孤儿保障工作的几点建议

  1、大力宣传党的孤儿保障政策。孤儿是社会中最弱小的群体,理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呵护。最近中省市陆续出台相关方针政策,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大力宣传、狠抓落实。这次走访发现,一部分群众、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孤儿身份如何界定、孤儿保障有哪些政策、孤儿保障标准还模糊不清。因此应当大力宣传党的孤儿保障政策,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孤儿、关心孤儿、善待孤儿的氛围,使孤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孤儿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建立孤儿生活补助费定期增长机制。对孤儿来说,家庭经济困难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以前补助标准低,造成不少孤儿初中毕业、甚至没毕业就辍学。孤儿生活补助费就是孤儿的生命线,我们不能让孤儿失去父母的同时失去生活的来源,失去上学的机会。政府应当按照孤儿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确定补助标准,全额承担生活费,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定期提高补助标准,形成自然增长机制,使孤儿生活补助费成为孤儿生活可靠的、有力的保障线,让孤儿衣食无忧地投入学习,让孤儿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

  3、建立“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孤儿保障制度。鉴于目前事实孤儿大量存在、父母死亡或失踪难以证明的现实,应将事实孤儿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与其他孤儿同等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不让一个事实上没有父母抚养的孤儿生活上得不到保障。同时尽快建立、完善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孤儿生活状况,对孤儿进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孤儿条件的对象实现“应退尽退”,形成良性保障机制,真正把孤儿保障政策落到实处。

  4、加强监督,确保健康孤儿都能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孤儿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教育能够提高孤儿自身素质、自身竞争力,改变孤儿自身命运,教育对孤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高度重视孤儿教育问题。政府要加强监督职能,确保每一个健康孤儿都能完成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更多孤儿进一步深造,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5、更加关心孤儿身心健康,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孤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要保障好他们的物质生活,还要呵护好他们的身心健康,要用爱温暖他们的心,让孤儿不再孤独。父母的缺失,造成爱的缺失、亲情的缺失,使孤儿在心理上既有自立自强的一面,也有敏感脆弱、孤独无助、自卑悲观的一面。关心孤儿心理健康,就是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心理诉求,弥补他们对爱和亲情需要。当他们的心理、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消除心理阴影,真正快乐起来,重新融入家庭、融入社会!

  6、强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对监护人适当进行补贴。监护人是孤儿的第一责任人,对孤儿的身心健康、情感维系、品格养成、成人成才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应强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对于不履行监护义务的,要依法诉请变更监护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由于孤儿的特殊性,对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监护工作不能仅凭一腔热情,还要懂得方式方法,用心去监护,因此民政部门应加强对监护人监护能力的培养,这一点要特别强调。同时为了肯定监护人为孤儿所做的付出,强化监护人的责任意识,提高监护人的监护积极性,可考虑对监护人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做好上面这几点,对保证孤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