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后比萨店老板的公益时间:2013-08-16
![]() 陈一秀在餐厅为客人调制鸡尾酒。
下午两点,陈一秀送走吃午餐的最后一批顾客,刚想坐下来休息,志愿者吴桐走了进来。 “我是跟你要钱来的。”都是很熟的朋友,吴桐开门见山。最近,他正在做一个公益项目——为一名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的贫困孩子募集住院费。“总数是10万,现在还差两万,你能出一些吗?” 二话没说,陈一秀跑到柜台里拿出两沓钞票递给吴桐:“拿去,正好两万,治病要紧。” 献爱心,做公益,陈一秀不是第一次了。自从两年前开始经营比萨店,她已为各种需要帮助的人捐助了7万多元。 一袭灰色连衣裙,长发随意地扎在脑后……27岁的陈一秀不像比萨店老板,更像邻家的大女孩儿。师范教育学硕士毕业后,她进了大公司成了小白领,但她不喜欢行政事务的繁琐,2011年初,毅然“下海”。在她看来,与其每天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倒不如做点儿自己喜欢做的事。 盘到这家小店时,陈一秀兴奋得几天没睡好。比萨店不大,算上后厨,也就80平方米。但由于靠近使馆区,大厨又师从外国师傅,薄利多销加上每天12小时以上的拼命工作,陈一秀把小店打理得有声有色,在“老外”中颇有口碑。 刚接手比萨店不久的一天,人民大学研究生、志愿者吴桐约了人在店里谈公益项目。吴桐是个“公益狂人”,从本科到研究生的6年,他为来京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课后辅导、为老年人做心理咨询、组织志愿者培训等。“结识吴桐后,我发现了一个能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渠道。”于是,陈一秀成了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有位60多岁的老人,独自带着6岁的孙女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一间破旧平房里,经济十分拮据。眼看孙女到了上学年龄,老人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得知这事后,陈一秀为他们捐了6000元钱,并和朋友一起帮孩子联系到了学校。 一些志愿者为打工子弟开设了“课后四点班”,班里一个五年级小学生子阳需要做手术,交不起住院费,陈一秀立刻掏出钱来,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志愿者组织数十名“留守儿童”去动物园玩,陈一秀为他们做比萨饼当午餐,分文不取…… 今年7月,陈一秀重新装修了比萨店,同时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将小店打造成志愿服务主题餐厅。今后,她每月将拿出20%的营业额成立公益基金,用于慈善捐助。每天下午店里顾客少的时候,她还会免费提供场地,供志愿者们交流、培训。 “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陈一秀说。她给比萨店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Buona,中文名为“百好乐”,源于意大利语“好”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