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神农架林区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14-04-01     作者:神农架林区民政局 张全良【转载】   阅读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是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标志。慈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称之为“第三次分配”,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先富帮后富、八方助一方,帮助困难群众保障基本需求和改善生活,推动迈向共同富裕,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几年来,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把发展慈善公益事业作为构建和谐林区的重要工作加以推进,不断探索创新,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慈善事业实现更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在促进社会公平、和谐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区慈善事业发展现况

  (一)慈善公益组织发展较快

  伴随着广东经济多元化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据林区民间组织管理局统计,我区依法登记成立的各类民间组织已达79个,在人口只有8万人的林区发展是相对较快的。我区慈善事业发展也已初具规模,无论从慈善机构的数量、筹款能力还是慈善救助等方面来说,都有很大的发展。2005年5月林区慈善会成立,乡镇建立了慈善6,目前我区拥有的乡镇慈善机构及其团体会员、分支机构已有8个,逐步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区的慈善救助网络。

  (二)善款募集工作成效显著

  我区慈善募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来募集的慈善款物达1400多万元人民币。其中,慈善会2009年换届 以来就筹集善款达1000万元,这在只有8万人、没有国有企业的贫困山区,募款的力度是较大的。

  (三)社会影响力正逐步扩大

  一是慈善公益机构在社会救灾救济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截止2012年6月,我区已纳入城乡低保救济的有4446户9388人,低保人数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1%,政府的救济任务还相当繁重。我区的慈善公益机构,包括红十字会、见义勇为基金会、妇女儿童基金会、青少年基金会等,在教育、科技、卫生、医疗、文化、环保、扶贫、救济及弱势群体保护等方面承担着许多原本由政府行使的社会职能,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为构建和谐林区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仅2009年换届以来用于社会救灾、助医、助学、扶贫济困等项目的善款就达200多万元,帮助了全区14户受灾户和困难户,助医、助学、济困人数达150人次以上。仅2011年用于各项社会救助的资金就达40多万元!约110多人次特困群体得到了帮助。

  二是开展了富有特色的慈善救助活动。林区慈善会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或者媒体合作互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慈善活动项目。慈善会成立之初,就设立了“赈灾济困”、“教育扶困助学基金”和“医疗救助基金”三个专项基金,制定了各项基金的管理使用办法,明确了基金由林区慈善会统一使用管理,和兴发集团设立了“教育助学奖励”冠名基金,三年共筹集善款近40多万元,资助了学生约200人次。

  三是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 ,我区慈善机构与美国LDS协会、国际劝募协会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对我区捐赠轮椅和助行器个250个,捐赠图书室一个。此外,慈善会还先后接待了中华慈善总会调研组、其他兄弟慈善机构考察团等,在台湾、成都和南海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就慈善资金筹集、基金管理、基金增值以及救助方法措施等方面的问题相互交流了经验。

共有6页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