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王加双:扎根大山15年的健康卫士

时间:2015-01-05     【转载】   来自:湖北文明网   阅读

 

  王加双,男,1979年出生,十堰市房县九道乡卫生院院长。

  15年一直扎根在房县最边远偏僻的姚坪和九道乡,用满腔的热忱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群众的健康,他就是九道卫生院院长王加双。

  扎根山区,做一粒适应土壤的"种子"。2000年他来到姚坪乡卫生院,全院只有14个40岁以上的老同志,业务水平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甚至还不如当地一个卫生室,在这样一个缺技术、人才和设备的边远库区,想有所作为谈何容易?

  "一粒种子,是让土壤适应自己,还是主动去适应土壤?我要把自己当成一颗种子种进姚坪的土壤里,我要在这片贫脊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向同志们表明了心迹。

  发展业务,起步异常艰难:要做外科手术,没有麻醉师,他顶上。没有手术助手,他做完一边再做另外一边。来服毒病人了,他来洗胃。接生需要人帮忙,还是他上。

  他曾在救护车上给产妇接过生;曾连续三夜护送四个危重病人到十堰抢救;曾一天连续做六个手术……

  除了担任全科医生外他还同时兼合作医疗管理员、出纳、办公室主任等工作,同志们心痛地称他是"万金油"医生。

  小有名气的他被十堰市一家私立医院看中,对方开出了高薪,可以带家属,提供住房等诱人的条件。"不想去那是假话,我也想让儿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妻子有更好的工作环境,自已有较丰厚的收入,但来这里看病的都是没钱到县市看病弱势群体,我不忍心放弃他们。"说到这里他一脸的坚定。

  爱岗敬业,成为救死扶伤的爱心"天使"。 "只要把病人当成我们的父母、子女、朋友,时刻痛病人所痛,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就一定能干好工作!"王加双讲出了自已的工作态度。

  2002年夏天,有位姚坪虎尾沟村的20岁女孩方某,因结核性腹膜炎出现腹水辗转到北京、重庆等多家医院治疗,却因无力支付高额的费用而回家,准备国庆节结婚的男友也弃她而去,身体受到病痛的折磨,心理又受到负心男友的打击,她病情一天天加重,腹部肿得发亮,奄奄一息,憨厚老实的父亲绝望之际,为女儿准备了棺材、寿衣等后事。周围的人同情女孩的遭遇,建议他们找找王加双想想办法。

  王加双丝毫没有犹豫地接收了这位垂危患者,对她进行心理治疗:"换一个角度,你还得感谢这场病,因为它证明了离开你的男人是个靠不住的伪君子,不值得你托付终身…"王加双的话如三月的春风慢慢融化了女孩心底的冰雪,方某开始吃饭、锻炼、配合治疗,病一天天好起来了,半年后,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方某现已成家,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主管,逢过年过节时,她都会从远方给救命恩人发来问候短信。

  "治好一个病人,就能挽救一个生命甚至是一个家庭。"这一点他体会很深。

  2005年12月7日下午5点左右,姚坪乡卫生院收到黄坪村一位宫外孕大出血的病人,他为病人做完剖腹探查手术后已经是晚上8:20,他顾不上吃饭,骑上摩托车到县医院为患者配血、买血。寒冬之夜雨夹着雪,他在窑姚路升级改造凸凹不平的路面上颠簸,返回时雪下得更大了,分不清道路和边沟,他和车子一次次地摔倒在边沟、路坑、冰棱上,刺骨的寒风吹得他浑身直打颤,手脚冻僵了,实在是冻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就推着摩托车走,待脚有点儿知觉了再继续骑,就这样他记不清摔了多少跤,次日凌晨2点,骑行6个多小时的他回来了,他的头发和眉毛都冻住了,几乎全身都冻僵了。鲜红的血液缓缓输入患者的血管,病人苍白的面容渐渐泛起了红晕,又一个生命得救了。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