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感市慈善事业发展现状调查与路径思考时间:2014-12-08 慈善,慈心善行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慈善事业,是提高国民素质,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还是建立完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为此,笔者结合慈善工作实践,对孝感市慈善工作状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与部分热心慈善人士座谈,就我市慈善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出一些基本看法和建议。 一、工作成效 孝感市慈善总会成立于1998年12月,是湖北省市州级成立时间较早的慈善组织,2002年1月,被中华慈善总会接纳为团体会员。这些年来,在民政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经过慈善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以及广大热心慈善人士的鼎力相助,截止2011年底,共筹集善款和物资折款6730万元,其中募集善款6078万元,物资折款65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53.3万多人,为解决特困群体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慈善捐款活动有声有色。筹集善款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这些年来,该会创新思路,广筹善款。一是组织民营企业家捐款。建立孝感成功人士资料数据库,通过信函联系、慈善项目宣传,激发民营企业家的捐款热情。据统计,在筹集的善款总额中他们捐款占60%。二是广泛号召社会热心慈善人士捐款。精心组织举办了“慈善助学”、“春节慈善慰问”、“慈善一日捐”、 “印度洋海啸募捐”、“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募捐赈灾”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增强了募捐活动的效果。 慈善救助工作扎实有效。市慈善总会积极开展助学、助医、助老、助困、助残以及灾害救助等活动,全力为城乡困难群体排忧解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连续十年开展了“一帮一”助学活动,资助大中小学特困学生2700余名;先后开办10个“慈善阳光班”,投入资金280万元,资助高中学生502人;扶持农村福利院15所,扶持资金340万元;扶助农村困难户饮水项目,投入资金67万元,受益群众4500人;同时,积极与国际国内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微笑列车”、“格列卫”等慈善项目。其中“微笑列车”项目共投入资金228万元,为1038名唇腭裂患者做了免费手术。2000年3月,我市患者小落落还受到“微笑列车”形象大使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和“微笑列车”项目发起人美籍华人汪嘉廉先生的接见。 慈善文化宣传影响广泛。多年来,孝感市慈善总会致力于宣传慈善精神、普及慈善意识、建设慈善文化,用艺术的感染力和人的感召力,倡导公众爱心和奉献精神。成立了慈善创作组,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羊城晚报》、《孝感日报》、美国《世界日报》、泰国《新中原报》以及《慈善》、《民风》、《学问》等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报道和理论文章100余篇,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他们还多次召开慈善宣传会议,与新闻单位建立联系,开展慈善深度报道,使慈善工作为广大市民所了解和认同,逐步增加全民的慈善意识。 慈善品牌产生良好效应。孝感自古以孝文明天下,而今,随着慈心为人,善举济世之良好风尚渐起,“慈善”又将成为新的城市品牌,彰显出孝感文明之进步、社会之和谐。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慈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原中华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副会长吴建国等领导先后来我市视察,对我市慈善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我市的慈善家也不断涌现,屡获殊荣。湖北宇济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余汉江多年来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先后被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授予“全国爱心捐助奖”、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他还同我市 “慈善奶奶”穆桂荣一道,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慈善公益之星。他们在为慈善事业奉献的同时,也为孝感赢得了荣誉。此外,市慈善总会还制作了慈善礼品“孝感动天”,将“孝”与“善”相融合,树立孝感新形象,并赠给国内外慈善友好人士,较好地宣传了我市慈善工作,扩大了孝感的知名度。 二、现状分析 首先,全民参与慈善的意识和社会环境还有待增强改善。目前,有的普通群众认为自己工资收入不高,做慈善是富人的事,慈善与己无关,不愿意做慈善。一些先富的人也存在怕露富或怕麻烦等顾虑。记得有一次我们到一家很有爱心的民营企业劝募,企业老总面带难色地讲,“我愿意捐些善款,但千万不要宣传。”反复追问才知道,有一次他向慈善机构捐款后,几个部门都找上门,“你有钱捐,也该多缴纳点税费。”“你有钱捐到慈善部门,你也该支持一下我们单位。”这也许是在募集善款中的个例,但至少行善做好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人向善,人人慈善的意识还需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慈善的大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