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社区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时间:2014-05-15
银发浪潮来袭,建立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社会共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参与的系统工程,社区社会组织作为活跃于最基层的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养老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沙洋县不断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促进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 一、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现状 该县总人口65万,止2013年底老年人口达9万,占全县总人口14%。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达8万人,占老龄人口总数的90%。该县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机构养老主要依靠国办养老机构赡养农村五保老人和城市三无老人,且床位数仅1600张,只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7%,存在一床难求的问题。 1、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背景 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带领的团队在该县高阳镇官桥村、新贺村、贺集村三个村调研时发现,农村“空巢老人”自杀现象较为严重,于是,进行了农村互助式养老探索,先后在这三个村成立了村级老年协会,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不仅有效地抑制了“空巢老人”自杀现象,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丰富了老年人的闲暇生活,同时也有力地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果。 该县借助这一成功试验模式,在全县大力推广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同时,推动了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2013年,该县在上级民政部门支持下,在县内90个村(社区)兴建了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止2013年底,该县备案城乡社区社会组织近500个,其中社区老年人协会278个(农村社区老年人协会250个,城市社区老年人协会28个),社区老年人腰鼓队、棋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老年人兴趣活动社会组织220多个。通过几年的培育发展,该县278个村(社区)均成立有老年人协会,有的村(社区)根据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要,成立了1—3个文娱类社会组织,服务老年人生活。 3、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问题 社区社会组织属于“草根”社会组织,活跃在社会最基层,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是群众路线最直接的实践者。该县社区社会组织虽然参与养老服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帮助解决。一是备案登记管理亟待规范。民政部门作为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如何培育、发展、规范社区社会组织尚处于探索阶段。现行的备案登记程序为:老年人提出申请、村(社区)审核、乡镇审批、县民政部门备案。审批这个环节的主体并不明确,通常的理解是乡镇人民政府进行审批,但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业务属于民政部门,一级地方政府审批备案登记社会组织,并无法理依据。在日常监管、年检等方面均存在类似问题。二是环境制约,后劲不足。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地域性社会组织的补充,可以很好地搭建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仅在参与养老服务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用水、用电等公共事务性方面均可发挥作用,但因为属于“草根”,无政策扶持、无活动资金来源、无发展大环境、无相应专业人员技术支撑,属于自生自灭状态,发展后劲乏力。三是参与养老服务思路不宽,服务面窄。受限于组织者能力和村(社区)集体经济条件,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养老服务中,多数止于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和精神慰藉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 1、是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在农村,50%以上的老年人属于空巢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亲情慰藉受限;文化水平不高,社会交流活动少,情感无处倾诉;文化娱乐场所匮乏,娱乐方式基本上是扎堆聊天。据调查,农村老年人日常活动44%为串门聊天,21%为走亲戚、吃酒席,还有就是在家闲坐;娱乐方式52%是在家看电视,23%相邀打牌下棋。由于得到精神慰藉的缺口大,农村老年人进庙烧香比较多,有的甚至受到歪理邪说蛊惑,走上歧途。该县城乡社区,特别在农村社区,90%以上的文化娱乐活动由社区社会组织召集实施,逢年过节的秧歌舞、玩龙灯、划船赛,晚饭后的广场健身舞,婚嫁庆生的腰鼓舞等等,通过组织一系列的集体文娱活动,有效释放老年人情绪,舒缓老年人心情。 2、是家庭和睦的促进者和孝道文化的维护者。在村民眼里,老年人协会是“政府关心老年人”的标志,因为有了这一级老年人自己的组织,家庭冲突中的年轻人行事也有了压力。只要有老人因子女不孝顺家庭不和睦,其他老人们就会去关心、询问和评论。有些正直的老人甚至会找到老人的子女仗义执言,教训老人的子女。与此同时,老年协会还通过公开表彰,或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形式,引导教育年轻人孝敬父母老人。 3、是老年人权益的保护者。通过宣传《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在老年人群中形成保护权益的意识;及时调解老年人各种赡养矛盾,协助和配合有关行政机关和司法部门查处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案件;发挥协会组织的强大舆论力量,树立赡养老人的先进典型,鞭挞不孝现象等,有效保护老年人权益。 4、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与实践者。养老服务业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应该具有自己的服务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社会组织作为养老服务业的一只重要力量,在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社会组织本身就是养老事业的亲历者,不亲身从事某一个行业,就很难有发言权。二是从实践情况看,各地出台的规范往往都是社会组织这样的机构提出的方案。 5、是政策完善的受益人和推进者。养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虽然是政府,但社会组织在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是向政府建言献策,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完善有关政策;二是作为养老机构的主体之一,直接落实有关政策,是政策的践行者和受益者。在当代公共政策越来民主化的情况下,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增加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 三、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促进养老服务的思考 1、制度创新,规范管理。要充分认清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服务老年人群,参与社会养老的作用,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进一步就备案登记的范围、条件、程序、申请材料等方面进行规范,使“草根”组织获取合法地位,发挥更大作用。 2、整合资源,大力扶持。要形成关注社区社会组织的良好氛围,通过民政部门的牵头作用,整合妇联、共青团、文化体育、教育、扶贫等各个部门资源,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扶持。通过志愿者组织,提供老年人急救知识、火灾救援、疾病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通过各部门的资源整合,提供物质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民政部门(老年办)要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的指导,完善协会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好活动。 3、建立长效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缺乏活力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稳定的运营资金支持。以官桥村为例,贺雪峰教授每年通过科研经费支持5000元活动经费。协会运营的开支主要包括:一是老年活动的水电费用;二是失能老人探视;三是村里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贺礼;四是7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花圈;五是每年重阳节为村里所有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小礼品。也就是说,一个村级老年人协会每年正常运转的开支大约在4500元左右。在村集体经济整体不好的形势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特别需要扶贫、民政等部门灵活运用政策资金予以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