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川市麻河镇东岗村,谈起刘艳艳,人们都会赞不绝口:她是孝媳、贤妻、良母。而面对称赞,刘艳艳却说:“我只是在尽一个儿媳、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责任。”
公公、婆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刘艳艳是一名乡村医生,也是村两委干部、妇联主任。丈夫多年来在外地工作,公公因中风瘫痪在床。她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料好老人,十分不易。可即便如此,她毫无怨言。
2010年,婆婆突然中风,后来病情加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公公也突发中风,更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坚强的刘艳艳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而是一如既往地守护着这个家庭。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一躺就是5年,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候,任劳任怨。2015年,婆婆离世的最后一刻,还紧紧地拽着刘艳艳的手不肯松开,在场的人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婆婆去世后,刘艳艳更是将精力全部放在照顾公公上,她总是说要把公公照顾得更好,让他安享晚年。怕公公寂寞,刘艳艳每天给他讲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夏季天气炎热,她每天给公公擦好几次背,闲暇时就把公公推到树下去吹吹风,和邻居聊聊天;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她将饭菜温着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公公逢人就说:“我儿子不在身边,多亏了我儿媳妇,我才能过上这好的日子,真的是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儿媳。”
丈夫、儿子说:“媳妇的支持让我努力工作,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对于刘艳艳的丈夫来说,上有老下有小,好好工作努力养家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爸爸的责任。刘艳艳了解丈夫、理解丈夫,她总是对丈夫说:“你要照顾好自己,家里的一切有我在,你就放心吧。”
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即使是公婆病情加重,自己生病,她都一个人默默承受,电话里总是报喜不报忧。因为长年在外打工,总是照顾不到家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全在妻子一个人身上,丈夫对于妻子总是深感亏欠。
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都很懂事,刘艳艳没有过多唠叨,也没有空洞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
在她的影响下,儿子成了妈妈的好帮手,他会在妈妈忙碌的时候,主动帮助照顾爷爷奶奶。现在刘艳艳的孩子已经踏入社会,知道妈妈的辛苦与不易。“妈妈就是我最好的老师。我现在只想好好工作,来减轻家庭的负担,让我的妈妈不再那么辛苦。”
乡亲、同事们说:“她是真诚善良的业务能手。”
除了在家对公公婆婆尽心尽力照顾,刘艳艳在工作上也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
2006年3月,刘艳艳通过竞争上岗被聘为村计生专干。为了不辜负全村群众和村两委的信任,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人口理论、政策法规,并重点重温了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等知识,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她利用作为乡村医生的便利条件,向前来问诊的群众讲解计生政策和法规,并分发计生宣传小册子。很多个晚上,刘艳艳在安顿好老人后,都会带着各种宣传材料和计生药具走家串户,了解群众的需求,向人们宣传计划生育知识,帮助办理各种计生证件,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服务。
2013年8月的一个晚上,刘艳艳在走访时发现村民陈华伟、胡程夫妇两岁的留守女儿突发急病,她立刻带着孩子连夜赶到市人民医院就诊,并彻夜培护。2014年5月晚,刘艳艳走访时发现63岁的留守老人高万美身体严重不适,她急忙租车将老人送往医院急救,并为其支付了租车费用,一直陪护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的亲人赶到才离开。今年76岁的刘之强老人身体多病,生活自理困难,子女又常年在外务工,她在工作之余帮助老人买米买菜浆洗衣服,照顾其饮食起居……
带着一颗真心,用善良温暖群众;肩负一份责任,用坚强守护家人。刘艳艳情系老人,情系村民,彰显了一个“最美媳妇”的优秀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