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凡:用脚步丈量精准 以真情用心扶贫时间:2017-07-17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贵在用心。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孝昌县财政局人事科干部陈凡,倾注真情,扎根农村,摸清村情户情,积极想办法出点子,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华美乐章。 记者走进陡山乡陆丰村,感受扶贫工作带来的变化: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在脚下延伸,一棵棵李子树苗正茁壮成长,一张张愁容在发展中舒展……而这些,都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他就是驻村扶贫干部—县财政局人事科干部陈凡。 陆丰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脏乱差,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断头路’太多,出行运输都不方便,”“家里有病人,不能外出务工,想在家发展产业,却苦于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手艺,很难赚到钱。”……每件村民关心的问题和意见,都被写进陈凡的“扶贫计划”里,逐一落实到行动上。陈凡经过实地调研后,深知便利的交通对村民们意味着什么,来到村里他首先做的就是修路。 陡山乡陆丰村党支部书记 马华洲:我们村里有七个自然湾没有通水泥路,在我们陈科长的带动下,经常跑项目,通过外面四有人士集资,才解决了我们村出行路的问题。 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总能看到陈凡的身影。眼前这个年近70的老人就是该村的一户贫困户马银安,老人的日常就是照顾病重的老伴儿和身体残疾的女儿,每当陈凡来到他家,他总是满心感激和激动。 陡山乡陆丰村贫困户 马银安:我是三口之家,老婆有病,女儿先天性残疾双目失明,老婆看病花了十几万块钱,经常住院治病,这两年感谢党的政策好,住两次院没要钱,今年又去住了一次院也没要一分钱,对扶贫户真是照顾的到位。 县财政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陈凡:他的家里情况蛮困难,是一个无儿户,他的爱人长期重病,心脏不好,每年我们落实民政的帮扶政策给她报销医疗费大概是一万多块钱,再考虑到他家里实际情况,老房子塌了,他现在暂住在老四的家里,我们把他纳入到今年的异地扶贫搬迁政策中,明年就可以搬进去。 经过走村访户,只要村民们希望得到解决的事,陈凡就会想方设法去做,只要贫困户们想脱贫、要脱贫,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带去希望。村民们有的想慢慢发展养殖业、有的想扩大种植规模、有的想就近就业、有的想掌握技术,他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去实现,一点一点改变村里、改变贫困户的现状。陈凡说,哪怕是很小的一点改变,他的扶贫工作都是有意义的。 陡山乡陆丰村贫困户 杨晒珍:我的老公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两个孩子读书,一个读大学,一个读初中,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人,在这个公司打零工,两个人一年挣个一万块钱左右,赚的钱贴补一些家里的费用。 陈凡利用自身资源,发挥县直机关人脉广的优势,一有机会就到县相关部门找项目,寻资金。在陈凡的带领下,村里争取项目资金23万元,拓宽及硬化道路2.3公里;争取资金8000元,垫补村级破损公路5公里;争取资金1万元,修建了一座公厕;争取资金3000元在活动室门口安装了1盏路灯;投入资金1万元治理脏乱差的环境。 县财政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陈凡:接到组织安排,到陆丰村以后,我主要围绕三个熟悉来开展陆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第一个就是熟悉政策,我们才知道要怎么去做;第二个就是要熟悉村情,我们才能对村情的实际情况,制定村里发展规划;第三个熟悉户情,每个农户的情况只有摸熟了,我们才能因户施策,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实的才准。打算下一步把每一个自然湾的公共厕所,基础设施方面给它建起来,关于精准扶贫户的,农户那方面的,打算及时更新农户的信息,不断的深入沟通,现在我们住在村里面,一天24小时,随时更新农户信息,然后根据农户最新的家庭情况的变化来更新我们具体的帮扶措施。 只有将脱贫大事当“家事”,把贫困农户当“家人”,把扶贫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用一点一滴的改变,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这样的干部才是人民群众的好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