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愚公”魏登殿:绝壁凿出脱贫路时间:2017-07-13 魏登殿一有空就到养殖户家里,帮忙解决实际困难。
“住院期间,我抽空拜访市太和医院领导,他们同意设立坎子山农产品销售点,帮助我们销售农产品!”5月22日下午,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还未康复,就从市太和医院提前出院,高兴地向村主任通报好消息。 住院,对于魏登殿来说算是休息。在担任村干部的42年时间里,他殚精竭虑地为村民谋福祉。正因如此,魏登殿被乡亲们称为新时代“愚公”。 位于鄂陕交界的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山路陡峭,曾被称为“绝壁村落”。1975年,21岁的魏登殿从部队复员,担任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将修路作为头等大事来办。 1977年初,魏登殿在尘土飞扬的山路上颠簸三天,来到原郧阳地区行署找相关领导请求支持。经过努力,魏登殿争取到了打通山路的“第一桶金”。肩挑、背驮、手刨,魏登殿带领村民耗时近一年,终于修通了一条5公里的盘山公路。村民从山上到集镇,车程从5小时缩短至15分钟。42年来,魏登殿大半时间都花在了修路上。至今,坎子山村已修了近40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 坎子山村打通“水路”之前,有村民差点因水丧命:五组村民邹克明卧病在床,其妻子往返5公里取水回家时不慎跌倒,水桶摔破,水全洒了,气得她用麻绳寻短见,幸亏村民发现及时,将她救醒。 魏登殿发誓,一定要让村民吃上方便水。1997年,坎子山村采取政府投资、村民集资的方式,筹资上百万元,打响了“饮水解困”攻坚战。然而,工程上马不久便赶上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坎子山村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没有电,碎石机不能运转,魏登殿将家里以前碾米、磨面、打浆的石磨用来磨砂。110口大小不一的水窖蓄满水的那天,坎子山村人敲锣打鼓、放鞭欢唱。如今,坎子山村通过“自来水入户工程”,不到一年,将山泉水通到每家每户。 在解决出行难和吃水难的同时,魏登殿还发动群众,解决了村里“用电难”。 山路通了,水路通了,如何让村民奔上“富路”?魏登殿瞄准了脚下这片土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美化山村搞旅游。 如今,“坎子山牌”农产品商标成功注册,村里建立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土豆、包菜和玉米,养殖牛、羊,让贫困户稳定增收。据统计,2006年坎子山村总收入383.1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元;到去年底,坎子山村总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24万元、6271元,10年增了几倍! 发展乡村旅游业是魏登殿的新梦想。魏登殿说,今年,村里将建设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民俗一条街等“十二大工程”。 村子日益变富,不少村民住上了楼房,可魏登殿仍住在20多年前简单翻修过的老屋里,每天走40分钟山路到村部办公。在武汉工作的儿子要他到武汉享几年福,魏登殿拒绝了。他说:“我的心在坎子山,魂也在坎子山,哪儿也不去。” (十堰晚报 文、图/记者 纪枫波 特约记者 杨洪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