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朵"金花":与高危废弃物战斗的勇士时间:2017-07-13 她们只有7个人,清一色的女性;她们长年穿梭在危险区域,与高危废弃物打交道;近5年来,在她们的努力下,我市累计处置6万多吨危险废物安全无事故。她们就是来自十堰市辐射与危险废物监督管理中心的7朵“金花”。 1982年至1992年,东风公司按照当时国家要求,将十堰地区约5000个含多氯联苯的电容器分4个填埋区进行集中地下封存和填埋。个别填埋区距丹江口水库的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若不及时安全处理,将成为深埋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地下“不定时炸弹”。 随着时间推移,填埋区原有标志物被掩埋,环境监测井也被填埋,寻找填埋区成了难题。2009年,该中心接手这项棘手活儿。 “就是掘地千尺,也要把它们找出来,安全转移走。”7朵 “金花”在心里暗下决心。从此,她们每天与处置单位工作人员一起吃住在现场,坚守在工地,防止突发事故发生。 历经5年艰苦奋战,2013年底,4个填埋区4895个含多氯联苯的电容器及粘染物,累计1725.5吨危险废物全部安全跨省转移处置。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处置含多氯联苯危险废物的最大项目,整个过程零污染、零事故、零投诉。 一次跨市开挖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的过程同样让7朵 “金花”记忆犹新。 2014年3月,竹溪县西关街改造。知情者反映,原竹溪减振器厂地下埋有剧毒化学品——氰化钾。可由于工厂倒闭后人员变动,埋藏氰化钾地点鲜为人知。若不及时铲除,极易引起数十万群众恐慌,还易造成环境污染与人身伤害。 险情就是命令!该中心7朵“金花”闻令而动,她们与环境监察、监测、应急人员一道,使用最先进的暗管探测仪,进行“地毯式”探测,准确定位氰化物埋藏点。经过三天三夜严防死守,她们最终将7.9吨氰化物、铬化合物及粘染土壤等危险废物,全部跨市转移至湖北汇楚有限公司予以安全处置。 我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跨省跨市转移处置危险废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以及非法倾倒等环境违法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为让危险废物少“跑路”,近年来,该中心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就近集中处置能力建设。通过努力,我市目前已有4家企业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可以收集、综合利用处置危险废物14个类别,并建成危险废物物联网系统,为就近集中处置危险废物提供了更多便利。 近年来,在7朵“金花”努力下,我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显著提升。连续3年,我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被环保部列为“免检”单位。 (十堰日报 记者 周亚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