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志兵:“民情日记”显真情时间:2017-07-11 王志兵 王志兵,男,52岁,现任李家河镇汤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村干部以来,他用朴实的记录方式写下了18本朴实的“民情日记”,带领村民建起了8座石拱桥,用坏了4个喇叭,获得了20本荣誉证书,多次被州、县、镇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18本民情日记 自1999年当选汤湾村委会主任,2005年当选村支部书记,18年来,王志兵坚持每年都要写一本民情日记。 王志兵说,当书记,就要把老百姓时刻装在心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日记能够让他及时记录下百姓的疾苦,并尽量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谁家孩子上不起学了,谁家缺油少粮了……打开这一本本“民情日记”,每一页上面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每一段都是一个真情为民的小故事。 2010年,7组村民王红林因灾去世,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王志兵多方为他们寻找资助,并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生活费送给两个孩子。在他的帮助下,王红林的大女儿王琼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并参加了工作。 9组村民刘兰云双目失明,儿子外出不归,与7岁的孙女相依为命,寄住在亲戚家中。王志兵多次为她送去生活必需物资,并多方筹措资金为她家建起了新房。 8座石拱桥 汤湾村属三沟两岔地形,河大沟多,冉大河穿村而过,将3个组600余人阻隔在河对面,2005年之前,河上有一座凉亭桥供人通行,但年久失修,已成危桥。 2005年,王志兵开始谋划修桥的事。在没有项目资金,村民又筹不出钱的情况下,想修桥是难上加难。 没钱也要把桥修通。王志兵决定和村民一起,自己出工出劳,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 “修桥时,为节省资金,老王坚持天天上工,架拱架、抬石头,样样亲自上阵,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村民王志政回忆说,“他抬石头时扯破了几条裤子,划破了几双鞋子,身上掉了几斤肉。” 当年,一座长25米、宽4.5米、高8米的石拱桥屹立于冉大河上,解决了600余人“过河难”的问题。 到2016年底,王志兵带领村民修建大小桥梁8座,修通组级公路30余公里。 7个喇叭 汤湾村山大人稀,组与组之间极为分散,村民也大多散居在山上。每逢重大灾害性天气或重要活动安排等,王志兵总是背着喇叭在村里转悠,四处喊话。 “大伙儿忙,聚在一起开会不容易,可是开个‘喇叭会’很容易。开院落会、群众会,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森林防火等,有了喇叭,就可以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王志兵说,他前后共购置了大大小小7个喇叭,目前能使用的有3个,家里还有用坏了的4个。 “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为彻底改善村庄环境面貌,王志兵在喇叭里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当时,以建设生态村为目标,王志兵和村民一起在每条路边两侧各种下绿化苗木,并实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三包”政策。王志兵还常常在喇叭里表扬环境卫生做得好的村民,所以都怕落了后。 王志兵以前是走村串乡放过电影的,懂得电器维修技术。村民们要是哪家的电器坏了,哪家电灯不亮,只要听到他的喇叭响,晓得他到组里来了,直接就喊他到家里来帮忙维修。 王志兵还是村里的兼职护林员,因为他的认真负责,近年来,全村7000余亩林地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