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基金会齐聚一堂 探讨艺术公益与资助时间:2015-01-31 1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指导,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主办的2015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峰会“艺术公益与艺术资助”在中国美术馆会议厅展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基金会中心网总裁程刚、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主席楠楠、阳光媒体集团及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雅昌艺术基金会创始人万捷、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峤、K11艺术基金会理事何宝容、收藏家乔志兵等16位嘉宾。他们将从 “中国艺术基金会的发展图景及创新管理”、“艺术资助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建议”、“国际艺术基金会的交流与合作”三个议题出发,讨论基金会对艺术文化的推动力。
![]() 雅昌艺术基金会创始人万捷
基金会中心总裁程刚表示,在当下基金会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基金会总数已达到4230多家,比五年前翻了两倍。其中,冠以“文化艺术”的基金会有130家,从事与艺术相关的有数十家。“这些由政府、私人、名人名家等发起的、非公募的艺术基金会对中国文化推广、保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程刚说道。据调查,在2013年艺术基金会捐赠额度的统计中上海民生艺术基金会以4.52亿元位列第一。
![]() 阳光媒体集团及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
艺术涵盖的范围之广,艺术类基金会中既有聚焦中国当代艺术的,也有关注其它艺术门类的,更有借助艺术进行文化教育的推广与传播。阳光文化基金会是杨澜夫妇于2006年在香港成立的,以“促进慈善文化的国际交流”为发展方向。2014年,当国家放宽了非盈利机构的注册政策时,杨澜在北京注册了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然而基金会的工作并不是从2014年开始的,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致力于用艺术教育的手段促进青少年的人格成长。”杨澜说道,“一切的公益创新都是我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起点,而我们最开始的口号便是‘让艺术成为孩子的朋友’。”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聚焦于缺少接触艺术教育机会的青少年。
![]()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峤
仅关注当代艺术领域的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已成立一年,执行理事长楠楠表示,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对当代艺术的生态有个小小的补充。基金会在一年的时间举办了多起新艺见讲座,楠楠说,“我们发现年轻艺术家做个展的机会比较少,通过讲座大家可以了解到他们艺术创作的状态与脉络,并且获得观众的反馈。”第二的项目是基金会对中国非盈利艺术机构的支持。由艺术家策展人发起的小型非盈利空间通常是艺术家新创作的试验场、是新艺术家的出发地。“美术馆呈现的是已经成熟的艺术形式,画廊呈现的是可以销售的作品。那么艺术家有想法的时候,需要与大众交流的时候,多在这些非盈利空间中发生。”在资助的过程中,楠楠表示,其中有的因创办者忙于自己项目或展览而无暇顾及,面临关门的局面;有的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渴望与国际非盈利空间交流。她表示,未来可能举办一些小型的讨论会,促进国际间的交流。第三个是对两家美术馆进行小型资助与合作。 在讨论环节,嘉宾纷纷表示中国目前的基金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任何有助于推动文化教育发展的方案尚处于起草阶段。虽然成长是缓慢的,但各位都尽最大的努力参与推动中国文化教育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