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两万大学生8成是志愿者时间:2014-12-03
11月30日,在长江日报与市民之家联合举办的第48期市民大讲堂上,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们以“志愿精神”为题,讲述“以命博命”生死救援。 “长江救援志愿队是我们年青一代志愿者们学习的榜样!”报告行将结束,百余名大学生模样的听众集体起立,向长江救援志愿队鼓掌致敬。 这批特殊的听众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这是一所有着志愿传统的学校:建校21年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先后涌现近10名全国知名的大学生志愿者。 昨日(1日),记者采访得知,该校近2万名在校大学生中,志愿者比例近八成。 优秀志愿者事迹激励学生 昨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中午12时许,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园内,几名志愿者正向来往学生发放红丝带,不到2个小时,1000根红丝带便发放完毕。 “这些佩带红丝带的同学将成为艾滋病日的义务宣传员,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艾滋病防治常识。”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汪文星介绍,目前,该校有在校大学生近2万名,其中,填写《志愿者报名表》的超过15000名,比例近八成。 回忆起入校情景,该校机电学院大二学生徐朴感慨,宣传栏上,近10名优秀志愿者的事迹分外显眼:1996年7月,9508班学生吕波为救落水同伴不幸溺亡,获评“湖北省新长征突击手”。2010年、2011年,建筑系学生杨子威先后两次捐献骨髓,被授予“湖北省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怀揣一颗激昂的心,入校不久,徐朴便和同学们相约填写了《志愿者报名表》。 超30支志愿团队活跃校园 学校里从事志愿活动除了一个个“姓名”,还有一支支团队。 2011年至今,“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募集善款、物资总值近40万元,组织近千名在校生献血超过20万毫升。 今年3月,骆群曙注册“一缕阳光爱心接力社”,带领团队深入大别山义务支教;“微爱志愿者服务队”在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建立志愿服务基地;“筑梦飞翔志愿者服务队”百余名志愿者深入学校周边5个社区、村落,成为36名贫困小学生的免费家教。 毕业后,杨子威已留校担任校团委副书记。他说,在该校,类似的志愿团队已超过30个,活跃在校园内外的各个角落。 杨子威说,吕波等一批先进志愿者是校园志愿精神培育的“土壤”,学校通过开展“大学生自强之星”、“学雷锋标兵”、“优秀校园志愿者”等评选,给新入校大学生“施肥浇水”。 “没有什么比奉献更有意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这句话在一代代学子们中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