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悟有支“巧妇”志愿者服务队 有效助力新农村建设时间:2014-08-18
“嗨,大家跳起来!”近日,在董湾村文化广场上,由37名妇女组成的广场舞方阵舞出了山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是大悟县吕王镇董湾村“巧妇”志愿者服务队。 董湾村“巧妇”志愿者服务队的前身是山里红广场舞蹈队。2012年7月,由该村4组外来媳妇谈芳组织本村妇女跳广场舞健身发展起来的。起先只有谈芳等3名妇女在家门口早晚学跳广场舞,很快吸引了不少本村及周边群众加入,从3人迅速发展到37人。 谈芳祖籍湖北恩施,是典型的土家族姑娘,能歌善舞。2003年,经人介绍嫁到吕王镇董湾村来,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卧病在床的公婆,是村民公认的贤惠媳妇。2008年,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她发现村里青壮劳动力少,留在家里的以妇女、老人、儿童居多,加上农村文化生活欠缺、单调,“除了摆家常,就是打麻将”。 如何把村里的妇女们组织起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大家的生活更有乐趣,更有意义?谈芳想到了当下最流行的广场舞。 她从小受着歌舞文化的熏陶,有一定的基础,教大家跳广场舞不在话下。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村书记、主任和驻村干部,大家一致赞成。 为了编排好曲目和舞蹈动作,她晚上从电脑上收集广场舞蹈视频资料,然后自己先学先跳,跳会了再教别人。 有时为了编排一个舞蹈动作,晚上睡前还在床边随着音乐“蹦跶”。时间长了,惹得丈夫孩子嫌她“吵”,她就一个人到院子里去跳。就这样,会跳的舞蹈曲目越来越多,队伍人数也从3个、6个到18个不断递增,跳舞的场地也由她家的小院挪到了村口的文体广场。早晚音乐声起,妇女们跳起健身广场舞,这个一般只在城市看到的场景已成了董湾村村口广场上的一道风景。 这个时候,董湾村周边几个村的妇女们也“坐不住了”,先是来看,后是来学,再就是邀请谈芳上门去教。就这样,除了董湾村的舞蹈队,谈芳又把周边4个村成立的舞蹈队都教会了。在董湾村舞蹈队的带动下,吕王镇各村妇女纷纷自发组织成立舞蹈队,广场舞健身活动蓬勃发展。 2013年9月28日,吕王镇党委、政府以社会力量参与形式,组织举办了“迎国庆,共欢舞”首届群众健身广场舞比赛。董湾村山里红舞蹈队,从参赛的10支村级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村级代表队第一、总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除了跳广场舞健身外,舞蹈队队员又发起了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活动。她们加入了镇青年志愿者协会,改名为“巧妇”志愿者服务队。 采用“一帮一”模式,志愿者服务队与村里15名孤寡老人和9名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她们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到空巢老人家中打扫卫生、看望生病的老人,逢年过节为老人儿童购买食品,添置衣物。有的还亲手为孩子和老人打毛衣、做棉袄。 2013年,董湾村被纳入“一线一点”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建设村。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绿化、拆除“空心村”到塘堰整治、通湾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百废待举,为了使工程顺利推进,“巧妇”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主动协助镇、村两级工作,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还主动投工投劳。建设中,董湾村共计拆除猪圈、厕所、偏屋50余间、“空心村”老旧房屋80余间、整修万方景观塘1个,铺装下水管道500余米、硬化村湾公路1.1公里,新修800平方农民文体广场1个,绿化面积3000平米。 平日里,村里有些邻里纠纷,婆媳矛盾的问题,志愿者服务队主动上门调解。协助村委会做好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妇女“两癌”疾病防治、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维权等工作。 董湾村“巧妇”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后,在上级指导下,由自发组织变为政府引导,成为加强村民自治村级管理的一个创新实例,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2013年,董湾村被纳入“一线一点”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建设村。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绿化、拆除“空心村”到塘堰整治、通湾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百废待举,为了使工程顺利推进,“巧妇”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主动协助镇、村两级工作,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还主动投工投劳。建设中,董湾村共计拆除猪圈、厕所、偏屋50余间、“空心村”老旧房屋80余间、整修万方景观塘1个,铺装下水管道500余米、硬化村湾公路1.1公里,新修800平方农民文体广场1个,绿化面积3000平米。 平日里,村里有些邻里纠纷,婆媳矛盾的问题,志愿者服务队主动上门调解。协助村委会做好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妇女“两癌”疾病防治、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维权等工作。 董湾村“巧妇”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后,在上级指导下,由自发组织变为政府引导,成为加强村民自治村级管理的一个创新实例,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