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帮10万农民工讨回欠薪9个亿时间:2015-01-29
编者按:临近年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比较集中。讨薪,搞“行为艺术”不是正路,走司法途径,也面临维权时间长、维权成本高的困境。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替农民工追讨欠薪,政府还是要“挺起来”。 广西的做法,一是明确责任主体,二是建立联动机制,这保证了农民工“找得到人”“靠得上”。还有就是,提前动手,不是等到快春节了再去做工作,一旦欠薪扎堆发生,行政力量就显得单薄,再加上从讨到给总有周期,讨薪的效果就打了折扣,对很多农民工来说,年,可能就过不好。 要想做好工作,勇挑担子的责任意识和对症下药的路径意识,都不可少。 每到年末岁尾,不少农民工都会感叹“工资难拿、年关难过”,讨薪之路“一把辛酸泪”。随着羊年春节的临近,农民工讨薪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欠薪状况是否好转?追讨欠薪难在哪?政府“帮讨”效果如何?农民工又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涉案金额高,欠薪增五成 临近年关,在广西防城港市,农民工许师傅和他的120多个工友终于拿到了370万元“血汗钱”,不少人“像中了彩票一样高兴”,纷纷表示“可以安心过个好年”。 至此,这起历时近一年的重大典型讨薪案件宣告结案,劳动监察员们如释重负。 许师傅所在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施工方为广西华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期间,公司虽然支付了部分工资款,但仍然拖欠260多名农民工600万元工资。2013年下半年,工人全部撤出工地,多次追讨欠薪未果。 记者从自治区人社厅劳动监察局了解到,2014年,广西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情况并未好转,全区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共受理8346起劳动者投诉举报案件,同比增长25%。去年全年,广西劳动监察部门共帮10.83万农民工讨回被拖欠的工资,金额高达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55.5%。 自治区人社厅劳动监察局局长欧水木表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欠薪有直接影响。“经济向好时,企业手头宽裕,一般不会恶意欠薪。但经济不景气时,为了保证项目进展,企业会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原材料,农民工工资就被拖欠了。” 此外,大部分农民工集中在建筑领域,行业管理不规范是导致欠薪的根源所在。例如,项目工程层层分包、非法分包、没有落实实名制、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都影响了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 据介绍,现阶段欠薪案件呈现出涉案领域集中、涉案金额高、涉及人数多、拖欠时间长、爆发时间集中等特点。欠薪案件金额超百万的情况较为普遍,个别项目甚至欠薪上千万。一般而言,欠薪金额越高、涉及的人数越多,拖欠的时间也就越长,而案件又常常累积到年前集中爆发。 打通“中梗阻”,合力讨工资 许师傅和工友们这工资讨得并不容易。 2014年1月,工友们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接到投诉后,自治区人社厅重点督办此案,防城港市、防城区劳动监察和住建部门多次约谈建设方。 在马年除夕前夜,150万元工资款发到部分农民工手中。然而,尽管劳监部门努力协调并下达整改指令,其余工资仍未兑现。 去年5月,防城区劳动监察大队正式立案调查,人社、住建、公安等部门联动配合,依法开展讨薪行动。一方面,提取该项目的80万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先行支付部分工资;另一方面,防城区公安局及时立案并传讯建设方负责人。2014年12月底,被拖欠的最后一笔工资发放到农民工手中。 “劳动监察的最终目的不是处罚,而是促进问题的解决,帮农民工讨回薪水。”欧水木说,接到投诉举报后,劳监部门会优先采取调解手段,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他们正视违法行为、主动纠正错误、尽快解决问题。 若是调解无效,劳动监察员将立即启动办案程序,调阅用人单位相关档案,讯问相关负责人,并根据调查结果下达整改决定书。在单位拒不整改的情况下,劳动监察部门才会下达行政处罚责任书,给予经济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