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韩会敏:打工妹之家,我的公益之路

时间:2013-12-01     【转载】   来自:湖北慈善公益网   阅读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山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2002年毕业后,面对生活上和经济上的压力,成为一名白领本该是我的首选,但我却加入了农家女打工妹之家,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用所学的知识服务流动妇女,为妇女们提供法律帮助,这是我最初的目标。这段志愿者经历,成为了我日后投身公益,并致力于促进农村妇女及流动妇女发展的起点与基础。从一名志愿者到今天的公益人,从22岁到现在的而立之年,强烈的使命感,让我在公益道路上一走就是十年。我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人,我最喜欢的颜色是代表和平的绿色。农家女创始人谢丽华老师常说我就是为了公益而生的,没错,为了我的公益梦想,我会继续前行。

  我主要的工作对象是进京务工的流动女性,更多聚焦在家政工群体。家政工群体是非正规就业领域的典型代表,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性别观念的影响,家政行业成为女性集中就业的职业,且存在潜在的就业歧视。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她们。

  北京有45万家政工,大都来自农村,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与性质,她们的声音很少有人听见,她们的权益往往被忽视。

  打工妹之家从1996年成立后开始持续关注这一群体,并开展了相关服务,我作为打工妹之家的负责人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5年我们的团队参与起草了由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刘明辉执笔的《北京家政工权益保护条例》,2006年北京市工商局出台的家政工合同范本引用了我们提出的“保护家政工隐私,禁止雇主对家政工性骚扰”的条款。

  我们还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内外研讨会议。在2009年与全国妇联及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召开“促进家政工就业与体面劳动”国际研讨会议,我们协调并组织专家学者草拟《促进家政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案》并通过政协委员提交至两会。其中,关于对家政企业减免税收以及补贴社保、保护家政工权益等内容,均在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有关促进家政行业发展的43号文件中得以体现。

  我们还建立了家政工发声平台,2012年推动建立了“地丁花家政工剧社”,让家政工“自己演自己”。我们组织协调律师和社会学专家编写了两本有关家政工维权的故事集,分别是《透视家政工》和《光荣的荆棘路》,是国内首次出版的反应家政工真实生活的书籍。

  为了有效的整合农家女各下属部门的资源,2011年我被委任为农家女机构的副秘书长,主要负责打工妹之家和农家女居家养老服务社的工作。虽然打工妹之家隶属于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但是在管理和服务领域上相对独立,我全面负责打工妹之家的管理和发展。

  在带领团队的过程中,我一贯坚持尊重、平等、民主、参与的理念和价值,从不以个人为中心,充分听取每个人意见并进行充分的沟通,是一个典型的仆人型领导。

  此外,我还兼任农家女的行政管理,农家女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机构,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在转型阶段,在2012年的机构战略规划工作中,我作为规划小组副组长,负责机构历次战略规划梳理及团队建设环节,对战略规划的成功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对蓬勃发展的公益事业,入行十年的我仍然时时面临挑战。我认为自己在项目创新、突破自我发展瓶颈上面临压力,希望可以通过中国公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有所突破。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