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官为500位福利院老人修脚理发时间:2013-12-08
![]()
简萍为福利院老人理发
一位盲人老大爷的脚,满是泥垢,异味浓烈。简萍并没有犯难,而是捧起老人的这双脚,小心翼翼地进行清洁、消毒,拿出专门的修脚工具熟练地修剪、上药,料理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简萍,一名工作了26年的武汉市国税局第三稽查局普通税官,在8小时外,她是蔡甸区首支网络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福利院的老人亲切地唤她“姑娘”、“丫头”。 2009年至今,已是第7个年头。她带领的志愿者队伍,已为500多位老人“定制”最急需的志愿服务。 修脚理发:大受欢迎的“定制”服务 陪老人聊天、做卫生、送冬衣,这样的志愿服务并不少见。经过摸索,简萍为老人“定制”了修脚、理发,这些最符合福利院老年群体的需求。 “有一次,洗脸毛巾用得只剩几根横竖交织的网线,老人都舍不得丢”,她说,老人们的零花钱有限,手纸、毛巾都是奢侈品。 “减少日常花费,也许是老人最迫切的需要”,简萍买来理发工具,召集大家手把手学理发。 每次活动,理发服务大受欢迎,总是排着最长的队。 此外,一些老人长期饱受脚痛困扰,有的指甲长到了肉里,有的是“鸡眼”,落地时钻心疼。 “要为老人们做些实在事”,简萍准备了专用工具和医疗卫生用品,试着帮老人修脚。“团队里有医生,针对老年人的脚部问题,我们专门学习”。 有的老人患有灰指甲,脚部有异味,想修脚却不好意思说。她一边帮老人脱鞋袜,一边打消老人的顾虑:“我在家也帮我爸修脚呢!没关系,您就当我是您亲闺女。” 有些日子没见简萍他们,几个老人就会催院长打电话请他们去。有的老人摘下瓜果小心珍藏,说等他们去吃。 志愿服务:持续7个年头的温暖 春节前,简萍和她所在的武汉市国税局第三稽查局志愿者们给蔡甸区大集福利院送去肉丸子、酥鱼,和老人们一起过年。 2009年初,一群网友在“蔡甸论坛”讨论,想实实在在做志愿服务。大家认为简萍思路清、有想法,推选她为队长。 2009年5月1日,大家首次到大集福利院。凭着热情,带去了米、油、衣服,以及面粉和肉馅,为老人包饺子。 “一位老人颤抖地拉着我的手说,入院多少年,这是第一次有人为自己洗衣服、包饺子、看病”,简萍受到震撼,关爱福利院“五保”老人成为她的执着。有的乡镇福利院较远,她专门买了辆摩托车,方便常去。 6年来,她带领的由私营业主、公务员、教师、医务工作者、企业职员、大学生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由19人发展到80多人。 蔡甸区的10个乡镇、街道基层福利院,简萍去过许多次,为500多位老人送去温暖。2010年,她被武汉市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2013年,简萍所在的服务队被评为湖北省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服务队。 受到感染,简萍的父母拿出了对外出租的房子作为团队免费办公场所。在大学,简萍的女儿加入了“阳光志愿者”社团。丈夫和她并肩,同事好友加入。她所在的市国税局第三稽查局组建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经常为老人送服务。 在稽查战线上,简萍工作出色,每年查补税3000多万元。随着岗位调整,她的工作更加繁忙。为了团队发展,她辞去队长职务,仍作为志愿者继续参与。她说,要将志愿服务坚持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