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山县三台学校:王莹时间:2017-04-09 王莹,女,2002年11月5日出生,楼台乡三台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学生。她把大孝至爱装在心中,用无言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让孝敬两字恒久芬芳。 王莹家住三台村水磨河,每次放学回家都要走上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遇到天气不好,有时甚至要用上两个多小时。别人家的孩子都由父母接送,而她从来都是步行。 她的家中一共有六口人。爷爷、奶奶都年近70,身体都没什么大毛病,也正是这一点,才使他们家不至于太困难。不过,奶奶的精神有些轻微的不正常,偶尔会胡言乱语、唱一些听不懂的歌。家里的农活也多是由这两位老人承担。王莹的爸爸,在2010年因车祸,落下了残疾,腿脚行走不方便,干不了重活,只能天天呆在家里。全家人的开销重担都落在了她妈妈身上。现在她的妈妈在县城的一家工厂打工,一个月也就2000来块钱,对于这个人口多、开销大的家庭来说还是太少了。她还有一个读一年级的弟弟。姐弟俩平时都没有零花钱的,偶尔有一点也被他们拿来买了学习用品。 因为妈妈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懂事的王莹每次放学归来不久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及爷爷奶奶,还要辅导弟弟的功课,很是辛苦,所以她总是一做完作业,就开始洗菜,烧火,做饭,扫地,收拾房间,带弟弟,很是辛苦。一次,妈妈生病回家,晚饭也没吃,就躺下睡,她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妈妈床前,看妈妈吃了才又拿了自己贮钱罐的钱到村里的卫生院给妈妈抓药。然后为妈妈端上开水,看妈妈把药吃了,又搬来凳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守着妈妈,直到妈妈感觉好多了熟睡过去后,她才安心睡去。 不仅如此,农忙时,王莹还得充当一个劳动力。 一个星期天,爷爷生病了。本来早就要收割熟透了的黄豆,因为下雨一直还没收回来。眼看又要下雨了,再不去收的话,那一大田黄豆就要烂在地里了。只有奶奶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本来当天下午就要返校的王莹没办法,只得向老师请假,在家帮奶奶收庄稼。这个只有12岁的女孩子,弯着腰用她那柔嫩的双手将扎手的黄豆杆一棵棵拔起。没不久,她的手就磨起了泡,但她咬着牙依然坚持帮奶奶扯完。扯完后,她还得帮奶奶把一捆捆的黄豆运回家。要知道那一捆至少有二十斤,沉甸甸的。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多重啊,需要多大的耐性和毅力啊!开始,她还能勉强扛一段路,后来完全就走不动了。她只得把捆子分成几小捆,再往家里运。一个上午,她在那段一里多的乡路上来回了二十余趟,乡亲们看了实在心疼,就帮她把剩下的运完了。她的肩膀被磨得红通通的,但下午她就回学校和同学们一块上课了。 在家,王莹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在学校,王莹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学生。学校里大多数同学都是寄宿生,其中一二年级学生也占了不少。他们远离父母来学校寄宿,时不时就会碰到困难,王莹总是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次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开水瓶丢了,晚上没有热水洗脚,她听说了,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打的一瓶开水拎过去给那位小同学,还帮她把脚洗好。回到寝室,王莹只能就着别人的水用。别的同学说她何必呢,她却笑而不语。也许这种快乐,只有她自己知晓。如果班上有同学丢失了钱或学习用品,王莹也会无私的拿出自己的钱财物品来帮助他们。要是碰上哪位同学生病了,王莹会立马前去嘘寒问暖,为生病的同学打开水,陪他们去卫生院看病,并亲自为他们倒好开水吃药。如果生病同学请假回家了,她还会等他们回来后,主动为她们补功课。 她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人。她娴静的外表并不引人注目,但她心中蕴藏着的孝亲之心、爱人之情足以让她熠熠生辉。 真正的强者,含泪也要奔跑,不会让伤痛成为背负的重担,相信她的明天会更好。 曾获奖励: 《十堰秦楚网》教育频道,《今日竹山报》和《竹山教育信息网》曾报道过王莹同学的先进事迹。 今日竹山报2015年12月29日报道:2010年,父亲因车祸落下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奶奶经受惊吓,患上了精神疾病;母亲外出打工,扛起一家人的经济压力。质朴的王莹把眼泪咽在肚子里,主动挑起照顾家人的担子。农忙时,不得不经常向老师请假,回家打理庄稼,她始终坚守着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刻苦学习。 2015年12月曾获竹山县首届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