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江夏高中学子接力23年照顾盲爹爹

时间:2017-03-22     作者:李光正 王夫之 熊利兵【转载】

图为:在江夏实验高中学生们的陪伴下,蔡大富老人兴奋地唱起了湖北大鼓

  湖北慈善公益网讯 (李光正 王夫之 熊利兵)75岁的盲爹爹蔡大富家住武汉市江夏区青龙山东林村蔡家湾。日前,蔡爹爹独居的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来自江夏区实验高中的师生们帮他清扫房屋、洗衣晾被,老人高兴之下不禁拿出鼓板唱起了湖北大鼓。其乐融融背后,是江夏区实验高中师生们延续23年的爱心接力。

  结缘 两个少年和卖柴盲人

  蔡爹爹与实验高中师生们的缘分,还得从23年前说起。1994年2月的一天,江夏区实验高中(原武昌县师范学校)932班的李巍和汤忠虎,在学校附近的菜场过早时,看到一个中年人背着两大捆柴,走得趔趔趄趄,眼看要摔倒,两个少年赶紧上去帮他拿下柴火。李巍这才发现,背柴人双目失明。两个少年就背起两捆柴送他回家。

  一路聊着天,两名少年得知盲人叫蔡大富,自幼双目失明,双亲去世后独自居住,靠在山里摸索砍柴卖到餐馆换钱,以及乡亲们的帮扶为生。蔡大富的家距学校约4公里,虽不太远,却在山林深处,这一趟,3个人走了1个多小时。

  从那以后,李巍、汤忠虎每周都去看望蔡大富,帮他打扫卫生、洗衣服,带去一些吃的、用的。在他们的努力下,实验高中的爱心队伍越来越壮大。班级分了几个组,轮流去看望蔡大富。逢年过节时,李巍和同学们经常陪他聊天解闷。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搀扶蔡大富到街头散步、晒太阳。

  接力 爱心传了一届又一届

  一转眼,李巍这一届学生毕业了,但爱心帮扶活动不仅没有中断,参与的同学还越来越多。渐渐地,照顾盲人蔡大富成为这所学校的传统志愿者活动。23年过去了,江夏区实验高中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爱心接力却未曾中断。实验高中党委副书记周乡耀介绍,2012年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志愿者服务部,每个月至少组织学生志愿者去蔡大富家两次,参与的同学分布在各个班级。在持续爱心接力中,快毕业的学长还会专门传授一名学弟或学妹理发技能,帮老人理发。高三毕业生方碧云从学姐刘寒露那里学会了理发,毕业前又传给了学妹胡戈意。“老人开心我就开心,我把他当成自己的爷爷来对待。”高二(2)班的周诗雨同学说,虽然他们常来看望蔡爹爹,但每次仍会做足准备工作,比如给他带什么礼物,是不是该剪指甲了,头发要不要理,同学们都有个底。蔡大富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孩子们的爱。1996年,他找人写了封感谢信,摸索着来到学校办公楼前喊道:“学校培养出这么好的学生,我要感谢你们!”2012年端午节,老人70大寿时,他表示,最大的心愿是想见见最开始帮助他的李巍,让李巍感慨不已。

  双赢 老人与孩子互相激励

  高二(13)班的张旅帆说,去看望蔡大爷,也能学会很多。她印象最深的是,蔡大爷在山林里捡柴后,能把柴火堆得整整齐齐:“大爷性格开朗,十分健谈,那样大的年纪,还能自食其力。”高二(2)班的易平同学则说:“志愿者服务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我的耐心和爱心都得到了培养,懂得了如何做人、爱人、助人。”“这个录音机需要到网上下载。”虽然75岁了,蔡大富还很时尚,他喜欢京剧、地方戏,在家的时候,他会打开爱心人士送的音乐播放器,一边听戏曲一边跟唱,反复练习,把湖北大鼓唱得有板有眼。老人自立自强的精神给学生们树立了榜样。实验高中办公室副主任吴斌告诉记者,蔡大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激发出他们自我进步的内心动力,“可以说,我们是‘双赢’的”。

  传承 永远的志愿者精神

  在实验高中同学们的带动下,爱心队伍一直在壮大,驻江夏区部队、大专院校、江夏区教育局、江夏区城管委等单位和部门纷纷向蔡大富伸出援手。蔡大富以前住的房子年久失修漏雨,村里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给他盖了一座两居室的小房子,其内锅碗瓢盆、冰箱等一应俱全。爱心志愿者还帮老人申请了五保补助,他现在每个月能领300多元补助。

  实验高中校长谭东林介绍,通过关爱蔡大富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全校“人人都是志愿者”,55个班级共有16886人参加了志愿者队伍。今年1月20日,正值小年,学校团委又一次组织学生志愿者看望蔡大富。这一批志愿者中,既有在校学生,也有已经毕业的同学。2015届毕业生洪菱说:“这个活动传承了志愿者精神,我作为以前的校园志愿者,以后还会将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