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七旬老人三年义务磨刀超万把时间:2016-05-13 图一:5月7日,志愿者们在汉阳区七里一村社区缅怀熊旺喜师傅,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图二:3月26日,熊师傅扛着沉重的工具长凳,在汉阳古琴台车站换乘公交,前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图三:3月26日中午,在青山区做完志愿服务后,熊师傅肩扛磨刀长凳,走过钢都花园友谊大道林荫道。 图四:3月19日,在武昌大东门铁路小区,熊师傅忙完志愿服务已过午饭时间,热心的社区居民给熊师傅送来饭菜。 图五:熊师傅在志愿服务现场专心致志磨刀。 7日早上,百余名志愿者齐聚武汉市汉阳区七里一村社区,举行缅怀熊旺喜师傅的活动。 熊旺喜,一位令人起敬的老人。3年来,他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走进武汉100多个社区,累计为群众义务磨刀剪超过一万把。 4月30日,70岁的熊旺喜老人积劳成疾,突发疾病去世。而就在4天前的26日,他还参与了武昌水陆街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 熊旺喜老家在红安县太平桥镇高峰山村,上世纪90年代初,他来到武汉,靠磨剪子、戗菜刀为生。3年前,独自租住在武汉开发区沌阳街新民社区的熊旺喜,加入了武汉“最爱志愿服务队”,此后,他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为群众免费磨刀磨剪。 在志愿服务队,熊师傅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每次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活动当天早早起床,从远离中心城区的沌口扛着20多公斤重的磨刀工具,转几趟公交车,赶往三镇各个志愿服务现场。 熊师傅手艺很好,深受社区群众的欢迎,他的志愿服务摊位前常常排满了人。 熊师傅生前告诉记者,他老伴腿脚残疾,留在老家生活,他每月回老家看望一次,平时很少出门,省吃俭用。当地政府知道他家的实际困难后,给他、老伴及两个孙子办了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解除了家庭的后顾之忧。他说,他非常感谢政府,对现在的生活也很知足。做志愿者一是为了回馈社会,二是展示古老的磨刀技艺,想让这门手艺在大家心里留得更久一些。 志愿服务队队长江卫东介绍,4月26日志愿服务活动时,熊旺喜师傅就不停地咳嗽,额头上满是汗水,但他仍然坚持着一直把服务做完。 如今,熊师傅的儿子熊文利接过父亲的磨刀工具,也参加了志愿服务队。他说,会继承父亲的遗愿,把志愿服务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