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姚辉:大山深处的“美猴王”

时间:2015-12-28     【转载】   来自:神农架林区文明办   阅读

1.jpg


  姚辉,男,1979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湖北神农架人,2000年参加工作,现任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副所长,先后荣获湖北省林业基层工作先进典型、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好人、林区优秀共产党员、林区劳动模范、两次获神农架科技进步特等奖。

  结缘深山,放飞梦想

  1999年,中专毕业后的姚辉选择回到家乡神农架,从此便与林相伴,以坚韧的毅力,默默无闻地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大山深处。2000年,姚辉开始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值守华中屋脊神农顶的森林防火瞭望哨,一个20出头的毛小子刚入社会就走上海拔2997米的隔绝和孤寂的岗位,这种安排对于很多的青年人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里自然条件异常艰苦,夏季多雨潮湿,秋季防火监测责任重大,冬季大雪冰封看不见人影。姚辉在这儿一呆就是5个年头,用青春、孤寂换来了森林的平安、自然的宁静。

  2005年,26岁的姚辉在被调离相伴5年的瞭望哨,来到神农架保护区科研所的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负责新组建的金丝猴研究小组,开始了国宝金丝猴的研究工作。此时的基地只是几排六七十年代留下的土坯屋,屋外杂草丛生,室内阴暗潮湿。在这样的基地里姚辉带着一支平均年龄24岁的小队伍,开始了一段艰难的征程。整天背着帐篷、睡袋、望远镜、GPS定位系统等装备,穿梭于渺无人烟、荆棘丛生的森林里跟踪金丝猴,渴了喝山泉,饿了啃馒头。每天晨曦的第一缕阳光还没有出现,姚辉背负着几十斤的装备,已经来到猴群休息的地方。跟着猴群在群山之间画几十公里的大圈,当猴群到达夜宿地休息的时候,才搭起帐篷,生火做饭。为了确保收集数据的准确无误,在简陋的帐篷里全面细致的对每天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足5小时。由于猴群移动速度很快,为了跟上猴群,有时不得不丢下沉重的装备,只带上一张简单的塑料纸、几斤米、一点盐和几两干辣椒。夜晚宿营若是没有水源,只能寻找一处潮湿低洼的地方,用手挖一个小坑蓄水,做成发黄的米饭填肚。很多时候,姚辉在跟踪猴群的工作中都克服后勤给养的困难,艰苦程度让人难以想象。也就是这样,历尽十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走遍了神农架的每一片森林,姚辉等人对神农架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及分布进行全面的调查,行程20000余公里,调查面积达400余平方公里,累计记录观察表10000多份,工作日志20多万字,拍摄照片资料33000余张,影视资料700多小时。首次统计到神农架金丝猴共有8个种群,数量1280余只,主要分布在海拔1680-3000米范围内的千家坪、金猴岭、大龙潭3个区域,栖息地面积210平方公里;发现金丝猴采食物物种为172种植物的叶、花、树皮或果实等,掌握了神农架金丝猴的致濒因素为食物缺乏、疾病、天敌、恶劣天气等,为有效保护神农架金丝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完成对神农架金丝猴的全面调查之后,开始对金丝猴实施人工补食实验,而冬季是实验的最佳时机。为了接近猴群进行投食,姚辉不得不一次次地试探猴群反应,野生金丝猴的警惕性特别高,每一次的实验结果都是猴群踪迹全无。而冬季的神农架雪飘如絮,高海拔的地方积雪漫过膝盖,他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在刺骨的寒风里跟踪观察,记录猴群的活动情况,手脚冻得通红麻木,时常失去知觉,通常一坚持就是十几个小时。严冬考验着姚辉和同事们意志,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冻裂手掌、磨破膝盖、摸爬滚打,姚辉等人一路走了下来。八个月后,金丝猴人工补食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首次创造性地解决了金丝猴因冬季食物匮乏而导致部分死亡的重大难题,实现了理论和技术突破,形成了神农架金丝猴人工补食技术体系,使得神农架成为我国首个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通过近十年的研究,补食实验技术逐步完善,神农架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的野生金丝猴研究平台。也就是这样,大众今天才能有幸看见美丽可爱的金丝猴,才能与金丝猴实现面对面、零距离接触。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姚辉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就在大山深处,十五年的默默工作,他似乎已经忘却了山外的世界,就连每月仅有的四天休息时间,也因为工作而一再耽搁。从恋爱到结婚,每年春节都在山上度过,大龙潭成了他真正的家,他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的辛劳。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猴群跟踪工作和不固定的作息时间,使得年仅30岁的他就患上了心脏病。2010年的除夕前夜,姚辉被送进了十堰太和医院,度过了唯一一个没有金丝猴相伴的春节。然而,即使拖着病躯,他依然没有放弃他所热爱的工作,喜爱的猴子。出院后,速效救心丸成了他的"零食",野外跟踪猴群心慌、头晕的时候就直接来上两粒。久而久之,就连身边的同事,也随身带着他的速效救心丸。对工作的热爱注定着他对家庭的疏忽,愧疚和歉意是他无法言喻的痛,而他将这种痛化成是一份责任、一种坚守。正是这份不离不弃的责任和坚守,才激励着姚辉日复一日的奋发工作。姚辉以神农架野生金丝猴种群和人工补食群体为研究对象,先后与中科院动物所和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实施国家研究课题2个、独立省级研究课题5个,相继在《动物学报》、《兽类学报》等国家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6余篇,在《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PLOS ONE》发表SCI论文4篇,获得国家专利一项、一项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一项成果获粱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一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2010年获神农架林区科技进步特等奖两项。2013年承担参与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之一"金丝猴种质资源保育"项目。

  如今的姚辉,可以说是一名真正的金丝猴研究的土专家了,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专业领域的能力限制压的他透不过气来,他想知道的更多、想了解的更全面、研究的更深入。于是,他萌生了考取研究生的想法。从2007年起,他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边自学边向专家请教,在2009年获得本科学历后,便开始尝试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努力,2012年以总分340分的成绩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录取,他又一次冲破了人生的枷锁,证明了只要坚守,就一定能实现心中的理想。

  扎根基层,青春无悔

  十几年前,姚辉选择扎根深山建功立业,跟踪猴群的艰辛,病痛的折磨,都无法磨灭他对事业的热爱和工作的执着,在孤独的坚守和艰辛的奋斗中他付出了青春,锤炼出责任和坚韧,奋力攀上生命的巅峰,在金丝猴研究事业中收获了成功、喜悦和信心。他的青春熊熊燃烧,如同高山杜鹃一般在大山深处怒放,宁静而热烈,无怨又无悔。因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幸福神农架的事业中,有他的一份责任和光荣!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