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工行汪明进:待路人如亲人 退伍老兵爱无疆

时间:2015-12-28     【转载】   来自:湖北金融网   阅读

1.jpeg

汪明进(左一)和工行宣传部副部长王晓玲、全国道德模范董明、工行湖北省分行企业文化部总经理易必新合影


  他,一位从山里走出来的退伍老兵;他,一名工商银行的普通经警;他,一人支撑一家六口人的生活。然而31年来,他却一直默默默无闻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中为他人奉献着爱,用善举谱写了一曲曲爱的奉献之歌。他就是工商银行湖北咸宁分行经警汪明进。 
  23年对“路人”亲人的默默坚守 
  在汪明进的柜子里,有一封寄件人为“王英杰”的信件,被他揣着像宝贝一般。王英杰与他非亲非故,却与他有一段23年的“父子情”。“王老师(汪明进对王英杰的尊称)7年前去世了,这封信是我保存的唯一念想。”回忆起与王英杰的结缘,汪明进的思绪飞回到31年前。 
  那年夏天,酷暑难当,汪明进牵挂着老家的父母二老,抽空回了趟横沟桥镇老家。途径官埠文化站时,烈日之下,只见一位银发老人独坐路边,神情孤寂。汪明进不禁想起了父母:二老平日有子女嘘寒问暖,这位老人的凄凉晚景,真让人心疼!想到这里,他跟老人攀谈起来。 
  老人名叫王英杰,北京人,知青下放时来到咸宁,因为家里没什么亲人,就再也没回去。如今,老人孤苦伶仃,举目无亲,住在文化站的一个小破屋里,平时以给人写字为生。凄凉之境让汪明进萌生了恻隐之心:“老人孤身一人,遇上也是缘分,我来当他的亲人!”当即,他把给父母捎带的皮蛋和白糖,分给王英杰一半,并暗暗发誓:在老人有生之年,一定不让他感到孤独。 
  从此,汪明进把老人当亲人一般,有父母的一份,绝对有王英杰的一份!后来,王英杰住进了官埠福利院,自此之后,每逢节假日,福利院的路口,都会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等着汪明进。汪明进对王英杰的“父子情深”,渐渐成了福利院津津乐道的故事。 
  十多年前的一天,汪明进如常到福利院看王英杰,细心的他察觉到王老面有难色,几番追问,王英杰道出实情:自己患了皮肤病,听说城里能治,但治疗费很高,要20多元,他正因没钱医治而烦恼。 
  20多元的治疗费,对于汪明进来说,不少,那是全家近大半个月的生活费。但他没有多想,当即拿出30元钱,带着王英杰去治病。此后,王英杰对汪明进有更深一层的感情,这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人,便成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依靠的人。 
  他和王英杰的这份“父子情”持续了23年, 7年前的一天,汪明进接到官埠福利院的电话:王英杰遇车祸身亡,从遗物里,发现了一封写给汪明进、还没来得及寄出的感谢信。汪明进赶到福利院,捧着信件泪如雨下:老人一直想用信件表达谢意,虽然没来得及发出去,可都铭记在心里。 
  对王英杰老人的关爱,只是汪明进资助他人的一个掠影。当他面对别人的疾苦时,不管自己的境况,总是主动伸出援手,给别人以希望。 
  匿名捐款背后彰显大爱无疆 
  “二十多年,除了穿工作服,从来没见老汪买过新衣服……”跟汪明进同事多年的李辉雄,说起老汪,感触颇多。从八十年代起,汪明进一个人微薄的工资,供养着全家六口人。在同事眼中,汪明进的家境很清贫。 
  领导还在部门里偷偷开过会:老汪对工作非常敬业,他家里难,大家都要帮帮。直到在报纸上看到老汪匿名助人的报道,大家才知道他省吃简用、捐助别人的事。 
  1997年8月份,汪明进及时救助了一名突发急性发痧的储户不留名。储户几番侧面打听,一封感谢信让全行感动;2001年,同银行职工突发重症,当大多数同事捐10元的时候,他怀揣几元钱,跑去熟识的小卖部借来50元捐款。 
  2014年8月,汪明进的爱人因病需要进行肿瘤手术,他四处奔波,借来了1万多元救命钱,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致367死超1800人受伤。得知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捐出了200元钱。  
  用汪明进的话说,遇上有困难的人,能帮就帮,不要事后因为没有相助而后悔。就这样, 30年来,小到几十元、大到上千元,汪明进累计捐款超过4万元。 

  “也许我一个人的力量不大,但如果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关爱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希望,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汪明进说得淡然,他朴实的脸上,分明书写着坚毅!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