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倾心服务社会 助力苏区发展

时间:2015-09-17     作者:杨涛 李元强【原创】   阅读

  

  ——湖北襄阳黄龙商会服务苏区略记


  近年来,襄阳黄龙商会结合黄龙实际,按照“团结、帮助、教育、引导、奉献”的工作方针,奉行“沟通交流、服务社会、协商关系”的宗旨,以自律、服务、和谐、创新为主线,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倾心服务社会,助力苏区经济发展,开创了一个健康有序、奋发向上、社会赞誉的良好局面,为黄龙的民间组织添加了一份光彩,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一份力量。

  一、利用优势 成立商会

  老区黄龙镇位于襄、枣、宜三市(区)结合部,虽地处偏远,但全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8000多人,其中部分人士取得了不寻常的业绩,为了充分利用友情、亲情和乡情引导他们回乡创业,支持黄龙镇公益事业建设,镇党委、政府与企业老总联系、沟通、座谈、协商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后,决定为他们搭建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成立黄龙商会,同时成了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镇委书记张景海亲自挂帅。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工作专班在完善商会各种资料的同时,向黄龙籍在外成功人士发放了慰问信和邀请函,还通过电话与他们进行了联系、沟通,在征得大多数人员赞成后,于2013年3月22日,在黄龙镇三楼会议室召开了黄龙镇商会成立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黄龙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机构成员。目前已发展商会会员100多人。

  二、规范制度,提升素质

  在商会自身建设方面,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商会章程规定,在进一步征求会员意见,酝酿讨论,商会和商会党支部先后制定了《黄龙商会主要工作职责》、《商会工作制度》、《商会会员行为守则》、《商会自律公约》等多项制度,做到有检查、有督促、有落实,同时坚持把会员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做重点来抓。特别是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了会员的服务意识。

  三、回报社会,传递爱心

  2013年4月份以来,黄龙镇遭遇了高温、无雨天气,造成了严重旱情,农作物减产减收,部分群众饮水十分困难。全镇25个村农田受旱面积达7.9万亩,绝收面积7.1万亩,1646户8186人饮水出现困难。面对黄龙的特大旱情,镇委、镇政府积极组织抗旱救灾,发起了《黄龙镇抗旱救灾捐款倡议书》。黄龙商会积极响应,立即召开会长会议,联络黄龙商会会员,发起爱心捐款活动,号召爱心企业、热心公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发扬爱我家乡、关心家乡的赤子情怀,用爱心滋润干涸的土地,用爱心温暖受灾的群众。黄龙镇严峻的旱情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迫切的呼吁受到社会各界的回应,黄龙商会共捐资15万多元。这些捐款全部投入到抗旱救灾和农田水利建设中,部分泵站渠道得到了维修,旱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群众的吃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2014年元月,春节将至,黄龙商会联系了7名爱心企业家为镇福利院老人送来了10000元扶助金和鸡、鱼、酒、瓜子等价值近4万元的新春年货。

  襄州区国税局职工王忠文割肝救女、崇德向善的感人事迹,传递了道德的力量,唤起了人间大爱,印证了中国人坚实的道德根基。他的事迹通过多家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整个襄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得知王忠文的情况后,作为王忠文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黄龙商会是积极行动,多方联系,筹资10万元,捐赠给王忠文,让他为女儿治病。

  2014年7月,黄龙镇又遇干旱,该镇中学校出现了师生饮用水困难,黄龙商会得知后,在会长邓艳新的发动下,商会又筹资数千元,为黄龙镇中心学校送去30台饮水机和500桶桶装水,解决了学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

  四、商会招商 发展经济

  黄龙镇以商会为基础,向黄龙在外的成功人士发放了邀请函,让他们回乡创业,为民造福。该镇王门村在外创业者李奎,回家兴建苗木基地,发展苗木200多亩,现已带动王门村20多户种植苗木,使王门成为苗木种植专业村。目前全镇回归企业有10多家,其中思恒农业、展博园林、阳辉纺织、元飞矿业等已成为全镇的龙头企业, 现在黄龙镇已成为襄、枣、宜三(市)区结合部的商贸集散中心,建有农贸交易中心、木材交易中心、畜牧交易中心、水产交易中心,同时还建有好邻居、惠亿家、家乐美和美宜佳等四家大型超市,枣阳的耿集、熊集、琚湾,宜城的新街、板桥,襄州的张集、峪山的群众都经常在黄龙进行商贸交易,集市贸易日成交额达1000多万元,极大的带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者:襄阳襄州黄龙党政办 杨涛 李元强 )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