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崇阳:乡村振兴做好“红绿”两篇文章时间:2019-06-07 崇阳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地属幕阜山片区,集山区、边区、老区于一身。今年4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了摆在全县干群面前的头等大事。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奋斗精神;深化绿色内涵,提升生态优势,我认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务必做好的“两篇文章”。两种色彩相互映衬、两篇文章相互呼应,将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描绘新图景、铆足新动力、展示新希望,书写幕阜山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红色传承一种奋斗精神 崇阳是著名革命老区,红色是永不褪色的底色。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英雄的崇阳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坚韧不拔、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先后1.6万多人为革命英勇牺牲或惨遭杀害,用热血和生命凝铸成一座座巍峨的历史丰碑,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崇阳这块红色热土上走出了共和国开国少将赵国泰、大校殷承桢(1964年授予少将)、程广文(又名耀伊)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土、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的吴藻溪等一大批革命志士。 崇阳作为鄂赣边界革命发源地区、工农武装起义地区、敌后抗战根据地大反攻游击区、革命老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突出地位得到中央、省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崇阳人民在新民主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牺牲与贡献,彪炳史册,其丰功伟绩和“敢为人先、勇于胜利”的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崇阳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 绿色演变一种发展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贯彻“两山”理论,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绿为纲引领生态振兴,持续推进“绿满行动”和精准灭荒,擦亮崇阳国家森林公园、青山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园林县城等生态品牌,配合咸宁共建中国中部“绿心”,呈现出城乡满绿、经济向绿、生活尚绿新气象。 201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6.36%,水质保持Ⅲ类以上,生活用水保持Ⅰ类,环境质量指数上升到98.4%,绿色发展指标在全省二类27个县市中排位升至前5位。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三篇文章,开发区是全省84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6大产业集群初成规模,其中有全国最大的小麻花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卫材纺织品生产基地,高新钒业进入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两茶”“两竹”、中药材等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国家重点产茶县。 崇阳山清水秀,生态优良,青山的水、桂花的林、金沙的风、洪下的竹、浪口的泉堪称“南鄂五宝”。畈上柃蜜小镇、大岭樱花小镇、桂花泉雷竹小镇、茅井养生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脱颖而出。乡村旅游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县已打造20多处星级旅游景点、8个特色小镇、11条精品旅游线路,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 红绿融汇一种振兴力量 崇阳既有得文独胜的红色文化,又有得绿独秀的生态优势,红绿已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力量。 红色传承,定力更坚,作风更实,干劲更足,干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绿色引领,生态更好,产品更优,经济更活,绿色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红色是精神,绿色是魅力。红色传承,让绿色引领更有力量;绿色引领,让红色传承更有价值,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金塘镇畈上村是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烈士陵园所在地。湖北尚禾集团投资将该村普通的山山水水,打造成集生态观光、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红色教育、绿色原味、四季果香于一体的醉美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鄂南特色小镇,激活一方水土,今年“五一”单日游客达3万多人次。 崇阳是中国野樱花之乡,全国80%的野樱花在崇阳,境内野樱花达10万亩,被誉为野樱天堂,铜钟乡樱花小镇开始声名远播。目前,全县上下正依托一纵一横的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和106国道,努力将幕阜山绿色经济带和106国道现代农业示范带打造建成崇阳的城乡融合带、旅游观光带和经济增长带。 红为绿增亮,绿为红添彩。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既需要“红色精神”来支撑,又需要“绿色魅力”来点缀。崇阳人民要主打“红绿”两种色调,借助“红绿”两种动力,做好“红绿”两篇文章,积极投入到当前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战略浪涛中,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砥砺前行,为我县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全省前列交出不负时代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