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来凤县以精准"两创"推进精准扶贫

时间:2015-08-18     作者:来凤县委书记 胡泽【转载】   阅读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来凤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特别是还有46个贫困村、2万多户近8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奔小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与其在精准扶贫的主体地位不相适应,存在等靠要懒等思想,坐起等、伸手要,自己不努力、等着别人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贫困群众补精神之钙、树脱贫之志是除贫穷之根的重中之重。

  扶贫先扶志。来凤把农村"两创"(创文明新村、创十星级文明户)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变重"评"为重"创",变"被动创"为"主动创",变"普遍创"为"重点创",精准创建内容、创建对象、创建措施。在普遍争创的基础上,突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差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创什么,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使贫困群众在"两创"活动中不掉队、不丧志、不服输,树立依靠自己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的信心和勇气,为确保2017年我县在恩施州率先整县脱贫,2020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的做法是:

  宣传发动,营造氛围。扶贫必先识贫。来凤采用"望闻问切"四步"疗法",精准识别到村到户。"望"就是要翻山过河、足迹遍地、看透民情,绘好一张民情地图;"闻"就是要听群众意见、逆耳忠言,记好一本民情日记;"问"就是要问原由、探根源,整理一套问题及原因清单;"切"就是要切合实际、切中要害,提出一系列脱贫举措。在精准识贫的基础上,坚持因户施策抓发动,努力营造浓厚氛围。精准印发"文明新村"示范村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宣传手册20000份,利用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讯公司短信平台发送"农村两创"信息30万余条,对全县贫困群众进行宣传发动。各帮扶单位和干部职工利用进村入户的机会,对贫困户创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剖析原因,对标创建,差哪颗星创哪颗星,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参与农村"两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新闻中心、电视台不断加大对农村"两创"工作进展宣传力度,形成舆论强势和来凤气场。

  认真谋划,科学布局。按照"北茶、南油、城郊菜,山上林与鸡"的总体空间布局,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畜则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构建扶贫产业链条,推进片区综合扶贫开发建设。即抓好杨梅古寨黄石片区、后坝片区、渔塘片区、红花片区、沙坨片区、五台片区、白果树片区,岩板片区、河东片区等"九大片区"。该项工程囊括全县8个乡镇。为进一步促进全县精准扶贫和农民收入倍增,加快产业扶贫步伐,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农村'两创'就突出在哪里"的原则,全县农村"两创"坚持紧紧围绕产业区域布局和片区综合扶贫开发建设,认真谋划,科学部署,变"普遍创"为"重点创",把综合扶贫开发九大片区作为农村"两创"工作重点,着力加强对杨梅古寨黄石片区、后坝片区、渔塘片区、沙坨片区等四大片区进行指导并办好试点,逐步推开。

  突出重点,丰富内涵。根据农村的特点和需求,以"勤、孝、善、净、诚、礼"六字为重点精心打造院落文化墙,用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通俗易懂的感人道德故事,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家学有方向,创有目标。文化墙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将"勤、孝、善、净、诚、礼"六个大字刷写在墙上;二是释义,即"勤",做事尽力,不偷懒;"孝",善事父母者,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善",长好心,做好事,当好人;"净",清洁干净,房前屋后卫生,物品摆放整齐,个人形象良好;"礼",举止文明,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诚",对人诚实讲信用,不耍滑;三是配上故事主人翁的全家福照片;四是书写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感人道德故事。在文化墙建设过程中,各院落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差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创什么,使农村"两创"工作有的放矢、对标创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比如三胡乡金龙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特别是小河沟边上垃圾堆积如山,河水污浊,散发出阵阵恶臭,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结合实际,该村围绕"净"打造六字文化墙,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把"环境星"纳入创建十星级文明户的重要考核内容,力求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打造一个、辐射一片"的原则,实行试点、延伸、铺开"三步走"。立足实际,在全县遴选"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干部得力、基础良好"的片区和村作为试点打造。在农村"两创"九大片区中,选取杨梅古寨黄石片区、后坝片区、渔塘片区、沙坨片区等四大片区进行试点,在四大试点片区中,又选取1-2个村列为试点村,率先开展文明新村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在层层试点的基础上,由点及面,打造连片创建示范带,通过重点培植、示范引导,总结经验、创新方法,逐步在全县整体推进、全面铺开,确保农村"两创"工作有条不紊、取得实效。

  建好阵地,讲好故事。把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图书馆,全天候免费对外开放,使其成为贫困群众充电的大课堂、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依托文化广场,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将村级流动道德讲堂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来抓,增加"道德星"的分量,对农民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流动道德讲堂十大机制,即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机制、创新规范活动流程机制、创新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培训机制、创新活动档案管理机制、创新管理制度机制、创新经费使用机制、创新督查考核机制、创新奖励机制、创新舆论宣传机制,扎实有效的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今年来,来凤举办了村级流动道德讲堂10余次,参与群众5000余人。利用百姓故事会这一平台,紧扣脱贫致富主题,邀请致富能手、创业先锋用朴实的语言、亲身的感受,讲述勤劳致富、勤俭节约等各具特色的精彩故事,教育人启发人影响人。

  提振精神,树立信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一直以来,由于受交通、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来凤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缓慢,传统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大,经济呈封闭的自给半自给状态,全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不足。对此,来凤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以创建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户为抓手,全面发动群众,变"被动创"为"主动创",提振精气神,大力弘扬"弱鸟先飞"、"马上就办"、"水滴石穿"、"实干拼命"、"众人拾柴"、"当出头鸟"六种精神和"敢于拼搏、敢于担当、敢于超越"的三敢精神,引导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摒弃改变贫穷懒惰不主动、不思进取等靠要的保守落后思想,实现从"等人帮"到"要自强"的转变。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