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蕲春农民作家骆忆年:一生割不断的诗词情结时间:2015-08-17 湖北慈善公益网讯 ( 公益记者 严克林 周海斌 ) 在每个月的农历初九那一天,在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文化站二楼的诗歌楹联会议现场,总会出现一个年近八旬的胖乎乎老人坐在主席台上给全镇50多名诗词爱好者讲课。 每到这一天,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天暑热,他都会克服种种困难,甚至在生病的情况下都会赶来。他不是别人,他正是刘河镇诗词楹联学会的主编骆忆年。 骆忆年,今年78岁,至今单身一人,膝下无儿无女,吃五保过日子。平时他衣着朴素,生活简单。每年由他三个侄孙、两个侄孙女资助,还有一个很有孝心的外甥胡锦伦(狮子豁口人)每年赞助他1000元。靠着这些晚辈的爱心捐款和侄儿们提供的粮食和蔬菜维持生活。 每天求学不辍。他从事刘河诗词楹联编辑工作15年。他目前已经主编出版了十一期《吟友韵萃》,二期《刘河楹联》。他从来没有向刘河镇委、镇政府要过一分钱的报酬。他在家乡坚持一边种田、一边写作,是刘河大地上一位心地无私的农民出身的“乡土作家”。 骆忆年,他是刘河镇马路村骆大湾人。从他家到镇政府来回有20多里路程。他不会骑车,也没有钱坐车。他来诗社工作,全靠“两条腿”走路。 在这样来来往往的行走中,他收获了成功,也获得了快乐。 骆忆年老人是在1976年参加蕲春县文化馆业务创作,1988年参加蕲春县濒湖诗社,1998年任刘河镇诗社编辑,2000年到现在15年时间任主编。他在县文化馆业余创作写有戏剧,民间故事。曾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上发表了十篇大作,创作了六曲戏,其中《压岁钱》 《一包阿诗玛》在全县大调演中影响很大。2004年获得中国黄帝陵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三等奖,2006年获得山东淄博管仲纪念馆海内外楹联大奖赛二等奖。 年近八旬骆忆年,他的生活很乐观,工作很积极。每月初九日会员开会,他都一丝不苟写好讲课稿件,每年带头交会员费1000余元。 他患有结肠炎,痔疮等多种慢性病,但他带病学习和工作。每天晚上坚持自学两个小时,湾里年轻人看到骆老先生笔耕不辍,自愧不如。 骆忆年对我们说:“现在看到国家形势一片大好,生活在这种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环境中,其乐融融,快乐多多,知足常乐。” 刘河镇诗词楹学会负责人许志能对他赞不绝口。刘河镇所有诗词会员都对这位“严师”给予了正确、积极的评价。 刘河镇党委书记丁纳新、镇长丁珍桃在每期《吟友韵萃》和《刘河楹联》出版前,都会对他主编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且参加相关会议和作序。县、市诗词学会领导对骆忆年多年坚持一手拿笔、一手种田的义举给予点赞。 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各级组织和刘河十万人民的夸奖。刘河镇获得“全国诗词之乡”、“全省诗歌楹联”乡镇称号,这里有骆忆年他的一份功劳。 我们希望骆忆年老人每天快乐地工作,开心地生活,为刘河镇诗词楹联再立新功,再上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