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穴“五个创新”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时间:2015-07-19 2015年以来,武穴市坚持“以人为本,创建惠民”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其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突出推进“五个创新”,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追求,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形象。 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保障促履责 建立领导机制。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下设 “七组一办”负责日常创建工作督办、协调,每年预算创建经费50万元,专款专用,专帐审批。创建任务按工作职能落实到各单位(部门)和创建责任人,建立市委常委会议联席制度,形成书记、市长亲抓创建,各部门同心协力促创建的良好工作格局。 完善督导机制。“七组一办”按分工分头督办,确保督办不留“死角”。常务指挥长每两个月召开会议督办,对个别工作不力单位进行“一把手”约谈。新闻记者媒体督办,将暗访视频在电视台曝光。创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报》进行简报督办,随时接受大众“点评”。 健全考核机制。半年考核情况以市委、市政府文件通报全市,对被通报单位下发工作“黄牌”限期整改。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终考核,考核结果与年度公务员考核等次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创新宣传阵地,积极作为提质效 市委决策有力推动。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公益宣传工作,明确规定全市公益广告宣传量在广告资源总量中占比不少于30%的硬性指标,在全市掀起“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宣传热潮。如今,公益宣传既是城市的“亮点”,也是文明的“品牌”,一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进行着市民教育,文明城市创建知晓率、参与率明显提升。 部门参与多方联动。市民政局制作路铭牌公益广告96 块;市食药局在宾馆酒店、超市商场、医疗机构设置公益宣传牌240块、公益标语270条;武穴办事处19个社区制作公益广告2025.56㎡;市交通运输局制作公交站牌公益广告80块,在201台出租车车身制作了喷绘宣传标语;市交警大队制作交通护栏公益广告295块;市住建局在工地围挡制作公益广告约 3780㎡。 主题鲜明感染受众。公益宣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为主,涵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降耗环保、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内容,主题鲜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全市办公楼、电梯、景区、车站、广场、公园等区域是公益宣传的主阵地,展板、广播、LED显示屏、手机简讯、微信平台是主要宣传媒介。市政府网、新闻网、广电台分别开设了文明创建专栏。武穴发布、武穴微生活等新兴媒介均长期以独特视角传递文明快讯,使文明点滴与公众相约,让公众将文明无声传递。 积极探索保持互动。建立“武穴市文明创建工作QQ群” 每日发布省、市最新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公布最新工作部署和稿件刊载情况。推出微信“武穴微生活文明之窗”板块,发布武穴最新文明创建信息。积极参与文明网联盟互动,向湖北“微视频云端平台”上传微视频,将网络文明传播方式立体化、人性化、多样化。 创新活动载体,倡树新风传能量 精心组织“十佳”创评活动。组织协调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等9个单位分头组织实施“十佳”创评活动,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表彰100名“十佳”先进典型,营造“找典型、学榜样、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全面开展“两创”活动。建立健全评选表彰机制,按时间节点在12个镇处、341个村(社区)开展“两创”活动,活动参与率达100%,“星级文明户”挂牌率达89%,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大幅度提升。 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充分调动文明单位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全市91个文明单位与87个村(社区)结成文明共建对子,围绕“八个一”结对共建目标,积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深得群众好评。 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开展邻里守望、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助学、巾帼志愿者在行动、“六一”爱心小红伞、“六?五”环境日宣传等愿服务活动。推出了“武穴爱心志愿者联盟协会”、“广济帮帮团”等一系列新型志愿服务组织,积极传递社会新风正气。 创新整治手法,强化服务惠民生 开展文明交通秩序整治。集中整治了出租车拒载、票据不规范、服务态度差以及公交车不按站停车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新设置了行车标线、道路护栏,加大对酒驾、乱停、超速、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车队的“五进”活动。以“要看红绿灯、要走斑马线、不要横穿马路、不要翻越护栏”为主要内容,组织机关单位、街道社区和驾校学员,在永宁大道、刊江大道等主干道十字路口开展文明引导活动。 开展校园周边坏境整治。联合市食药局、市工商局对校园周边餐馆、商铺、无证经营商户进行彻底清查,共查处无证商户10余家,清理整治小贩80余(人)次。联合市文化执法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9次,查处违规经营网吧11家,停业整顿3家,安装网吧电子监控探头335个,评选A级网吧12家,B级网吧9家,C级网吧7家。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为突出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6次,先后拆除违章建筑、破旧危房、修理门店、柴垛粪堆672个,新设垃圾箱3500个,购置洒水车11辆、垃圾清运车38 辆,开展市场秩序整治13次,重点解决了市场秩序混乱、保洁意识不强、安全通道不畅、环境面貌差等问题。 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围绕“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宣传主题,制作食品安全科普“小贴士引导群众科学消费,紧扣法治与诚信两大主线,举办食品安全专题座谈会,开展“食品安全超市行”、“明厨亮灶”等活动,引导公众理智消费,树立安全饮食意识,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创新德育理念,多措并举助成长 制发一系列工作方案。武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相关工作,先后印发《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武穴市少年儿童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建立了市文明办与各文明委成员单位、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与文明创建工作同步发展。 丰富青少年活动内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先后开展了全市少年儿童安全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月、防灾减灾宣传周、防溺水宣传教育、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交叉检查等活动。开展了 “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农村少年宫成果展”作品征集、“预防儿童性侵害”知识讲座、“爱国歌曲大家唱”、“书香为伴,快乐成长”、清明节“网上祭英烈”等一系列活动,为建设平安校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善活动阵地开展心理疏导。在市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等单位建立了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周末、节假日免费开放,无论冬夏随时为孩子们提供活动场所。在中小学先后成立了“心理关怀站”、“爱心邮局”、“心理健康咨询室”、“知心热线”、“知心信箱”等心理咨询机构,开展了“心情树”到班、“表情牌”在课堂、“共度生命历程,体验生命快乐”等一系列心理咨询疏导活动,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好评。 试点建设“城市学校少年宫”。2015年市财政投入 90万,试点筹建三所“城市学校少年宫”。按照资金来源“三个结合”、阵地建设“三个到位”、工作绩效“三方考评”、活动开展“三个同步”机制,全面启动实验二小、一小、小桥小学三家“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以德育为重点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