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卓尔书店:24小时书香温暖爱书人时间:2015-04-19
![]()
图为:晚上10点,汉口闹市区的卓尔书店仍有读者阅读购书
书店名片 武汉卓尔书店,2013年11月开业,书籍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图书总容量10万册,由武汉卓尔集团投资打造,部分区域24小时开放,近3万册图书静待夜读者。 武胜路新华书店曾是几代武汉人买书、看书的乐园,2012年因拆迁闭门谢客后,汉口告别了最后一家大型书城。就在许多爱书人落寞之时,卓尔书店接过“接力棒”,向书友们敞开怀抱。 这里一本教辅都不卖 惠济路与澳门路交汇路口,车水马龙,卓尔书店就在这里俯瞰繁华。 书店的前身,是服装厂和咖啡厅。卓尔集团接手后,保留原有的U型结构,略带一点工业元素。 一楼和二楼卖书;三楼有咖啡吧、文学讲堂、小剧场等;四楼是展览厅、美术馆,常年举办画展、设计展。 对书的挑选,卓尔书店近乎苛刻:图书经营中,教辅类最为挣钱,可卓尔一本都不卖;网络小说素来畅销,卓尔只给它们留了不到5%的席位;卓尔的空间大手笔地留给严肃文学、社科历史类图书。“我们希望从精神上引导读者,让他们进入一个深度阅读的空间。”卓尔书店总经理王九陵说,选书的宗旨是,不主动迎合市场,不讲究实用主义,不追逐各类图书榜单,不求畅销,求常销。 除了10人以上的选书小组外,还外聘选书顾问,刘醒龙、肖复兴都曾开过必读书单。 24小时书香温暖夜归人 开业一年后,卓尔为书虫们带来更大惊喜:一楼部分区域24小时开放,近3万册图书几乎浓缩了书店藏书的精华,每10天更新一次,让读者保持新鲜感。 魏畅是一名华科学生,曾和朋友看话剧到深夜,因回校不方便,便来卓尔夜读。朋友困顿睡着了,书店的工作人员细心地为他披上一件衣服,让魏畅很感动:“这里给读书人一种归属感。” 4日深夜,记者来到卓尔,店内读者仅五六人。其中有附近居民,也有赶夜车来歇歇脚的旅人,工作人员提供简单的茶饮。 24小时开放,意味着人工、水电都需加倍。全国一些24小时书店因经营惨淡而放弃。王九陵说,全天候开放,更像是一个精神符号,卓尔一定会坚持下去。 年内将开2家分店 和其他实体书店一样,卓尔书店也面临亏损,平均每月亏损25万元。 书店背后的卓尔集团和董事长阎志,是书店赖以生存的强大后盾。王九陵笑言,幸亏地是集团的,否则书店连租金都交不起。“这些并不是困难,对我们来说,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好。” 年内,卓尔书店打算在汉口、汉阳开2家分店,瞄准社区书吧,规模有大有小,仍坚持自己的定位:不开在商圈,不卖教辅,引导市民深度阅读。“既然不挣钱,就把质量做到最高。”王九陵说,相信随着人均阅读量的提升,书店的生存不会是难题。 不光买书,卓尔书店正在成为一个魅力“文化磁场”。11日晚,武汉各路文化名人相聚卓尔小剧场,观看纪录片《三生三世聂华苓》,现场观众近200人,座无虚席。聂华苓生于武汉,当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推手,影片导演陈安琪到场,高兴地对武汉观众说:“这里是华苓的老家,感谢卓尔,我们能有这样的场合,欣赏这位武汉女儿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