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外来媳”:13年照顾瘫痪丈夫不言弃时间:2015-04-19
![]()
图为:刘名仙正在细心照顾柯昌武
“烫不?”刘名仙舀了一勺开水,用嘴吹了几下,喂到坐在轮椅上的丈夫柯昌武嘴里。 喂饭、喂药、接大小便、擦洗身子、翻身按摩……13年来,她就这样无怨无悔地照顾瘫痪丈夫,唤起丈夫对生活的信心。 11日,记者来到阳新县枫林镇大畈村刘名仙家。一幢两层红砖房,桌椅、水瓶摆放井井有条,简陋,温馨。 时间回到1997年夏天,来自甘肃舟曲县大川乡的21岁打工妹刘名仙与同在广州打工的阳新小伙柯昌武相知相爱。尽管家人强烈反对这门婚事,第二年底,两人仍喜结连理。 结婚第二年,儿子柯海坡降生,夫妻俩带着儿子远赴广州打工。柯昌武每天骑摩托车载客,刘名仙带孩子、打零工,一家三口过着清贫、快乐的日子。 不幸的是,2002年夏天,一场飞来横祸让这个家庭跌入低谷。柯昌武在一次载客途中突然两腿发软,四肢无力,踩不住刹车,不幸与一货车相擦,左膀严重受伤,后到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了遗传性小脑萎缩。治疗不见效果,柯昌武病情日益加重,最终双脚瘫痪,依靠轮椅活动。 小脑萎缩又称脊髓小脑萎缩症,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这类患者发病后,行走的动作摇摇晃晃,有如企鹅,因此被称为企鹅家族。此前,柯昌武的两个哥哥相继得了这种病,妻离子散,抱憾离开人世。 家里顶梁柱倒了,日子还撑得下去吗? 打工结合的夫妻本来基础就“不牢靠”,遇到点坎就过不下去,这在农村不是什么新鲜事。当时,刘名仙仅26岁,村民担心她丢下病夫幼儿一走了之。 刘名仙却选择不离不弃。 每天早上,照顾丈夫吃完饭,刘名仙将电视机打开,调到丈夫最爱看的战争片。为了不使丈夫从轮椅上滑下,刘名仙找来几根绳子,托住他的身体,栓在窗台较高的位置。做完这些,刘名仙才放心地到镇里服装厂打零工。每隔一个多小时,刘名仙又要回到家里,给柯昌武喂水,背他上厕所。晚上,刘名仙不仅要背柯昌武上厕所,当柯昌武睡得腰痛时,刘名仙还得将他扶起,躺在床上说说话。 看着刘名仙一个人忙内忙外,柯昌武常急得捶胸顿足,几度想“气”走她。“你还回来干嘛?”那是2012年腊月的一天,刘名仙穿着一套新衣服回来,刚进家门就遭到丈夫无端的指责。 刘名仙没有吱声,一个人闷声不响的去厨房生火做饭。“要走早走了,还回来干嘛?”受委屈时,刘名仙心里对丈夫也会有些恼怒。其实,她可以有另外的选择。 2012年,枫林隔壁的木港镇有个丧偶男子托人来“娶”刘名仙。男子刘名仙也见过,人挺老实,男子承诺结婚后两边家庭都照顾,并供刘名仙的儿子上学。 左思右想后,刘名仙拒绝了,她担心,会刺激到丈夫,甚至伤害到已懂事的儿子。 这个家舍弃不了,刘名仙心里清楚。为照顾好丈夫,她甚至13年没有回娘家看看。 如今,柯昌武病情越来越严重,几乎全身瘫痪了,说话也很吃力。刘名仙从未放弃过,给丈夫按摩、喂饭、喂药,背丈夫洗澡、晒太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贤惠坚韧的刘名仙,赢来村民赞叹,大畈村80岁村民柯于贤逢人便夸:“她是个难找的好媳妇,这个家多亏了她!” 前不久,刘名仙荣获阳新县“道德模范”称号,县文明委号召向这个“最美外来媳妇”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