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玉林:白手起家创大业时间:2015-01-10 在尹玉林的圈子里有好几个是他一辈子的朋友,无论是生意上的还是生活中的,他一贯坚持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不贪别人的小便宜,却经常将心比心为他人。24年来,汉江机电发展为中南地区最具实力的代理商,也是湖北省机电行业的风向标,这一路走来颇不容易,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企业能活下来,不容易,活得开心更不容易,靠什么? “人是靠信念活着的,人总该向社会证明一点什么。”尹玉林告诉记者。正是这种坚定又朴素的思维范式成就了今天的实业家和慈善家。他的笑脸既是给客户的,也是给员工的。每逢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中华传统佳节以及国际助残日、国际聋人节、世界精神卫生日、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各类残疾人节日节点,企业都会精心安排不同的慰问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已形成常态化,成为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公司已经拿出上千万专款慰问帮扶了残疾人等各种类别的弱势人员上万人次。 1989年,41岁的尹玉林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双腿撞折了由此失去了工作。面对家里两个正在读书的小孩和年迈的老人,尹玉林心里充满了痛苦和茫然,他想过到街边卖臭干子,也想过到菜市场卖菜,但是不能正常行走的双腿,有时候上厕所都不能弯下腰,他也曾想过了死。创业时,他当时连进货的钱都没有,因为做人诚实,大连机床厂一位朋友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将价值23万元的货品赊给他卖,让他淘到了第一桶金。赚钱后的尹玉林第一件事就是还清欠款。 因为这段常人体会不到的痛苦,所以他深知身边残疾人的需要。“每一个传统节日他都会带礼品来看望我们,就在前不久他带领江岸区新村街社区1000多位老人来到二七铁路文化宫大礼堂,免费观看电影。而且在今年春节前,他派人开着豪华包车带着我们去琴台大剧院观看歌舞剧。如果不是他,像我们这样的老人这辈子也去不了琴台大剧院。”一位82岁的老人眼中闪着泪花,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汉江机电附近有一个武汉辅读学校,自从2005年被尹玉林发现之后,他跟这个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学校有179名学生,都是残疾智障儿童。几间破旧的教室,两三个老师承担了所有的教学任务。从此,这所学校就成了他的牵挂,每一个节日他都会带着礼品来看望这里的学生,并且在每个教室里配上了电视机,给这所学校的捐助高达十几万元。在每年市人大会上,他的发言中都少不了这所学校。在他的呼吁下,政府也开始关注这所学校,给他们建立了操场,盖起了教学楼,增加了新老师,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孩子们也不断的进步。 2010年9月,在第五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辅读学校15名特奥运夺得16枚金牌、18枚银牌和8枚铜牌。而此前的3年多,该校在全国以及国际特奥会上已先后夺得40多枚金牌,还培养出“东亚地区特奥形象大使”和“国际残奥会火炬手”。尹玉林被称为辅读学校的名誉校长。 二十年来,在抗洪救灾;扶助希望工程;帮扶困难群众、残疾人、贫困学生;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在为福利公益事业的建设平均每年捐款达到20万元。其个人也多次被省政府授予了“武汉市优秀企业家”、“优秀残疾人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言其行,行其言 汉江机电的办公楼内,有个长长的企业文化走廊,走廊的一端最醒目的地方写着员工的职责“言其行,行其言”。这句话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员工的要求。 汉江机电成立于1990年,最初只是一个经营门市部。主要做机床配件的销售和维修工作。他带领着四个下岗工人,在既没有资金,又缺少货源,连办公桌椅、开水瓶、煤气灶都是大家从家里凑起来的艰苦条件下,首创送货上门的经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