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真的需要企业基金会吗?

时间:2014-03-21     【转载】   来自:企业观察报   阅读

  从基金会管理人才的角度来看,现在大部分企业基金会的人员都兼顾企业和基金会工作,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品牌部、企业文化部门的人甚至董秘兼任着基金会的管理人员,导致分工不甚清晰。如何找到合适的基金会秘书长也是个问题。公益组织的高管一直是个缺口,是中国的客观环境和长期缺乏第三方专业训练机构的结果。对企业来说,这更是一个挑战。基于管理层的期望值,企业基金会的秘书长一方面要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有一定认知,另一方面亦需要具有公益人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需要平衡。在这个才刚起步的企业公益领域中,人才已经是寥寥可数,更何况适合当基金会的秘书长的人。果这些问题不能解决的话,成立基金会的意义在哪儿﹖由CSR部门牵头,与社会上的基金会和公益组织合作做公益项目会不会更好﹖

  既然企业基金会有优势也有弊端,那么成立企业自己的基金会是不是企业的最佳选择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回归到基金会的根本功能。

  从实际效果考虑,企业做公益需要对社会问题有帮助,同时企业亦需要回报。现在企业考虑的是品牌和营销,将来可能更多是通过公益在价值链上创造共享价值,或发现社会问题然后开发新市场,这些都是企业从实际回报角度需要考虑的。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同时,企业也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企业首先要营利和生存;如果企业对公益只持简单做好事的心态,企业基金会绝对是必然选择。然而随着CSR理论的发展,部分企业已经渐渐从单纯的公益转向可持续发展以及CSR战略,将企业的业务与社会责任相结合,CSR不再只是一个花钱的事情,相反,它为企业带来了利润和声誉,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这也是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创造共享价值(CSV)理论。

  从可持续发展和CSR战略的角度出发,企业在成立基金会之前需要进行反复的权衡,思考成立基金会之后,能够在哪种程度上解决社会问题、如何影响企业的回报以及能否做好利益相关方对话等问题。我个人认为,企业首先要搞清楚成立企业基金会的目的,是为了抵税发票﹖在其他基金会下设一个专项基金是否有同样功效﹖企业基金会的人员如何配备﹖是否有完备的法律、财务、管理流程和体系﹖基金会的传播是否和企业的CSR信息传播会有冲突﹖如何配合企业员工志愿者的工作﹖这些问题都要在成立前想清楚,不然企业基金会将变成空壳公司。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