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褚蓥:2014年中国公益,看不到的美丽!

时间:2014-04-01     【转载】   来自:公益慈善论坛   阅读

  上述这三件事合起来,成为人们质疑政府主导下的传统慈善运作方式的有力证据。人们纷纷认为,传统慈善的过度行政化的运作模式,导致它不接地气,不能及时迎合社会的现实需求。“只唯上,不唯实”是它最重要的特征。这种慈善运作模式的路已经越走越窄,早晚要被抛入历史的故纸堆里。

  四、老牌机构的艰难转型

  面对传统慈善效能降低的问题,老牌机构中个别头脑清醒的已经动起来了。它们积极探索,争取在大限来临之前闯出一条生路。

  且不说已经动起来很多年的扶贫基金会,仅看近一两年才有所动作的其他基金会。2014年3月19日,中华儿慈会携手国内多家基金会和平台机构,联合召开联合劝募研讨会。由此,儿慈会也高调进军联合劝募领域,拉上众多公益小兄弟,准备大干一场。作为儿慈会的顾问,笔者也去现场站了一会儿台。我坚信,只要儿慈会沿着市场化这条道路走下去,未来绝对是一片光明。

  无独有偶,2014年,全国各地,包括扶贫基金会、青基会等老牌机构在内,都上马或继续搞一种新类型的筹款项目——马拉松跑步筹款。且不论这种筹款方式的实际效果如何,其至少表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组织都在积极创新,希望从既有格局中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当然,硬币并非只有一面。这头是众多老牌机构探索新道路,另一头却是个别机构深陷泥沼,挣扎着想爬上来,却越陷越深。

  2014年8月4日,中国公益行业的“大名人”郭美美供述称:“其实我和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包括我前男友王某,都不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我本人也不认识任何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因为自己的虚荣心,犯下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导致红十字会这几年名誉受损这么严重,现在说对不起都不足以来表达我的歉意。”

  藉此,红十字会终于洗清了蒙受很多年的不白之冤,重获清白之身。原本,遇到这样的大喜事,换个普通人就应该从头到脚审视一下自己还有什么毛病。如果真的有,那就要立刻尽数矫正,以免再出现什么纰漏。可是,红十字的做法却让人直呼“伤不起”。距离和“郭美美”事件撇清关系不足十五天,8月18日,一个位于北京郊区的仓库——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仓库——一个国家花费上亿元重金打造的备灾救灾仓库,被新闻媒体爆出违规运作。红十字会通过两份“阴阳合同”,利用“以捐代租”的擦边球操作,以每年90万元的价格将此仓库出租给一个名为北京中迅誉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疑似“皮包公司”,后者再以市场价格转租给DHL等物流公司,从中牟利每年可能达到数百万元。

  这件事一经爆出,立刻引发舆论旋风,成为粉碎红十字会刚刚建立起来的一丁点社会信誉的新力量。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只能感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红十字新上来的徐老大能有一番作为,大力整肃全会,重塑红十字会形象。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