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慈善事业实现跨越发展时间:2014-12-09 3、实施助医工程。共安排资金810万元。其中510万元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解决了部分乡镇治病困难问题; 300万元补助城乡特困家庭的大病治疗费用。 4、实施助学工程。资助寒门学子就学230万余元。我县部分农民家庭、城镇特困职工、残疾人和低保户家庭子女、因重病等各种天灾人祸,导致家庭贫困出现无钱上学的问题。自慈善会成立以来,县慈善会安排专项资金资助贫困大学生。截止目前,共有680名贫困家庭子女得到资助,保证了我县广大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 5、实施兴教工程。为中小学生创造了良好学习环境。我县部分中小学校各类设施落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差。连续两年安排资金745万元用于贫困山区学校教育,有力改善了学校基础设施和师生的生活环境。 6、实施助残工程。安排资金250万元,为残疾人的康复、医疗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7、实施防灾减灾工程。我县属丘陵地带,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为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新修、整治塘堰400余口,新增蓄水能力130多万方,新增、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8000余亩,极大提高了农村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8、根据捐赠者的意愿, 定向支出资金1600万元,主要用于社会养老建设和农村“洁万家”活动,加强城乡社会化养老建设和改善农村困难地区的环境卫生,提高群众的生存质量。 9、2008年,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地震,我县共募集善款203万元,全部用于支援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 三、强化资金管理打造阳光慈善 慈善会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阳光操作,公开透明。对捐款情况做到全过程公开,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一是捐款情况公开。募集的资金全部纳入慈善专户,统一管理。同时,利用宣传栏和电视台及时公开捐款单位及捐款数额。二是捐款使用情况公开。每次举行“孝行日”慈善捐赠活动时,向社会公布上一届的善款使用情况。三是全过程接受审计。接收的慈善捐赠款和捐款使用情况全部接受审计单位的审计监督。四是捐款使用程序公开、透明,做到了让捐款人放心,让社会各界放心。 四、加强组织建设务实工作基础 我县于2010年成立了慈善办公室,副科级事业单位,安排了专职人员3人,具体负责管理慈善工作。慈善办公室十分注重提高慈善工作队伍素质,县慈善会通过以会代训、集中辅导、网上自学等形式,组织引导慈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不断丰富他们的慈善工作知识,提高他们的慈善工作技能,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了社会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