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慈善为怀,心中有大爱——穆桂荣同志事迹简介

时间:2014-12-08     【转载】   来自:湖北慈善公益网   阅读

  “希望诊所”暖四方

  义诊的同时,穆桂荣又想到了开爱心诊所,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治疗。1994年,穆桂荣在孝感城区一条小街租了一间门面,添置了一些医疗器械和药品,办起了“希望诊所”。穆桂荣的爱心诊所一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筹资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赈灾和资助其它公益事业;二不收挂号费,不收处方费,医疗费也是保本微利,有时对一些特困患者连药费都不收;三以“德”为本,看病精益求精,对症下药,人们说穆桂荣医生是用“心”看病,她对患者热情周到,认真检查治疗,尽量做到少花钱,治好病。

  随着业务的扩大,诊所的收入也多了。这些钱,穆桂荣没有花在自己身上,她还把退休金拿出来,变成一张张汇款单投向社会公益事业。

  2008年5月12日,穆桂荣从电视上看到汶川无数房屋倒塌,无数鲜活的生活被埋,她和老伴第二天便取出了1万元钱送到单位,请他们转交给灾区。回家后,总觉得捐的少了点,穆桂荣又到市红十字会捐了1000元。志愿者协会在人民广场募捐义演,老人又捐出了500元爱心款。

  这些年,无论是长江洪灾、南方冰雪灾害,还是玉树大地震、舟曲泥石流……每一次国家遭遇灾害,穆桂荣都是尽自己的力量来支援灾区。

  捐资助学乐善举

  “今年捐助了10个学生,每笔钱我都送到了孩子们家里。”昨日,在穆桂荣家里,谈及自己捐资助学的事情,老人回忆说,1992年,自己在《半月谈》上看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学校读书的百万爱心活动后,她找到相关部门,拿出自己的积蓄和义诊所得,为失学孩子送去关爱。至今,老人已资助学生144名。

  老人的爱心脚步不仅遍布孝感各县市区,还由中国希望工程及湖北省希望工程将爱心播撒到黑龙江、吉林、江苏、河南、重庆及我省的鹤峰、宜恩等地。

  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穆桂荣深深感到,贫困生需要钱,更需要精神关怀。

  2007年,已经74岁高龄的穆桂荣得知团市委要招募青年志愿者,她又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积极参加关爱下一代的活动。她先后到大悟、孝昌、安陆等偏远山区学校,和孩子们交流思想,并带去《新华字典》、《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数以万计的健康书籍和学习用品。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