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论坛首页>>道德模范>>第四届感动荆楚“十大杰出老人” ...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qq332121623
等级:普通会员
头衔: 新手上路
星数:
帖数:67
精华:1
积分:0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15-05-06 11:30
字体大小: 1#

第四届感动荆楚“十大杰出老人”候选人简要事迹

  

 

  1. 万其珍

  万其珍,男,82岁,中共党员,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村民。他秉承先祖义举,是万家百年义渡的第三代传人。大沙河村渡口处水面宽约150米,最深处超过50米,他每天在大沙河上来回摆渡数十次,已坚持了16年之久,并带动儿孙义渡。行人过渡没有固定时间,无论冰雪连天,还是雷雨交加,无论白天,还是深夜,只要有人喊“过河”,他就摆渡。他生活清贫,摆渡不收报酬,坚守承诺,只为方便周边群众。他是中国“感动2010”十大网络年度人物,2011年被评为优秀党员,2013年7月被评为“湖北省道德模范”。 

  

 

  2. 甘炎海

  甘炎海,男,68岁,中共党员,孝感市大悟县政协原副主席。他退休后任县老促会会长,8年来累计为大悟县争取建设和扶贫项目100多个、资金共计1400多万元,先后建设东新油茶、三里青茶等基地5000多亩,年收入达3600多万元,带动3200多个贫困户走向富裕,新修红色旅游公路50多公里,完善了“中原突围”、白果树塆新五师司令部等景点工程,先后接待游客3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他主抓县老年文体工作,成立了11个专业委员会和17个乡镇分会,该县老年文体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2年被省老促会评为“先进工作者”。

 

  

 

  3. 冯俊夫

  冯俊夫,男,80岁,中共党员,南漳县地方税务局离休干部。1994年12月离休后,不顾年老体弱,积极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作贡献。他放弃单位住房,回到城关镇花石桥村,用自家私房建起了文化科技书屋,先后投资12万余元,购置文化活动用品,20多年来自费订阅党报党刊,为周围村民和青少年提供学习活动场所,引导村民走科技致富之路。先后接待了3100多人(次)的青少年儿童来书屋学习,并自费购置奖品,组织邻近中小学生开展文体竞赛活动。2008年荣获省委组织部“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中组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4.李家庆

  李家庆,男,70岁,中共党员,湖北紫园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贷款1000元创业,现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资产总值2亿元以上,是全国知名园林绿化企业之一。他创建野生植物园3700亩,收集乡土树种为主,木本、草本植物各达1000种;33年来引进外地新植物48种。他引导农户致富,先后培养57名技术人才,带动300多家农户从事苗木生产,面积已超过2.3万亩,安置农村劳动力750余人,无私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支持。2004年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2008年荣获“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2010荣获“湖北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5. 刘国保

  刘国保,男,74岁,中共党员,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退休工人。14年间,刘老拖着伤病的身体,走街串巷了解民情,登门入户调解纠纷,化解邻里矛盾和纠纷1000多起;对遭遇经济困境的家庭,他尽己所能资助;他帮教过的一批年轻人,成为社区志愿者骨干或入党积极分子。他持之以恒的善举凝聚成为号召力,吸引了不同龄人加入到“刘国保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如今发展为下辖12个志愿服务团队,骨干成员40多人,大型活动参与者多达数百人,服务范围扩展到民事调解、环境卫生等10多个方面。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志愿者、全国调解模范。

  

 

  6.汪文汉

  汪文汉,男,75岁,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他是一位学识渊博、长期从事高校文学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老教授;他充分发挥政治、智力、经验优势,坚持以立德为己任,乐为社会、学校、家庭做贡献。他退休十几年,一直退而不休,全力主持学校关工委的日常工作,组织博雅演讲团,数十次为青年学生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华师发展史,受到听众好评。他还主持成立“桂子山夕阳科研基金”,几年来,该基金资助离退休人员参与开展50多项科研项目,资助金额达50万多元。2012年获第三届感动荆楚“十大杰出老人”提名奖,2014年初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7. 肖文智

  肖文智,女,76岁,中共党员,武汉铁路局退休职工。她从2010年至今,每年向党组织上交1万元特殊党费和3万元定向扶困资金。多年来她为小区建设和生活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只要群众有困难,她都会送钱送物,少则二三百元,多则上千元,累计捐助20多万元;她捐款资助家乡、原工作单位困难职工、现居住小区等特困户200多户,先后资助20多名困难家庭子女上学,调解民事纠纷、化解邻里矛盾400多起,被小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福星奶奶”、“小区的活雷锋”和“我们铁路系统的吴天祥”。 2011年荣获“湖北好人”荣誉。 

 

 

  8. 肖剑虹

  肖剑虹,女,83岁,中共党员,省沙洋平湖监狱退休干部。她是沙洋监狱局关工委委员,中小学义务辅导员。30多年来,每年进行德育辅导报告10多场,受教育的孩子1500多人次;2001年开始帮教失足青少年,近年来共帮教60多名,她共进监狱帮教1000余次,与500多名失足青少年交心谈心,从微薄的退休费中挤出1万多元接济100余名家境贫困的失足青少年。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老干部参与帮教失足青少年的活动中。2009年获省司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10年至2013年获沙洋监狱管理局“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9. 肖哲

  肖哲,男,90岁,中共党员,武汉钢铁集团离休干部。离休几十年做好事,不为名、不图利。在收入不高的情况下,经常资助有困难的群众,在肖哲所在的社区和单位,都戏称肖老为“老捐赠”。自1987年以来,捐钱捐物27年,价值10多万元;30年来,他紧握一把扫帚,不管夏天多热,冬天多冷,每天坚持清扫门栋,为街坊们营造整洁的环境;他见义勇为,在社区池塘救落水儿童传为佳话。他还设立了“教育奖励基金”,与钢城第十九小学结对帮扶贫困生,个人捐款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2014年当选首届“最美武钢人”。

  

 

  10. 张寿荣

  张寿荣,男,86岁,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钢原总工程师。退休后他对武钢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如多座3200立方米高炉、450平方米烧结机和鄂州500万t/a球团厂建设技术方案的决策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我国钢铁工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很多高价值的建议,对制定我国钢铁产业政策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钢铁骄子”。他勤于笔耕,发表《张寿荣文选》、《武钢高炉长寿技术》、《高炉失常与事故处理》等著作,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求真务实、作风严谨,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指导。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武钢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11.张兵

  张兵,男,75岁,中共党员,宜昌市民政局退休干部,现任宜昌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是宜昌市慈善总会创始人。1999年7月退休,他白手起家筹建宜昌市慈善总会,并使该市慈善总会走上公益之路,一干就是15年。他先后带领同事们探索建立了八大筹资渠道和十大慈善项目,全系统共募集善款善物10亿多元,救助困难群众40多万人次,被人们称为“活菩萨”。先后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全省老年先进工作者”。2008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受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12. 张绪球

  张绪球,男,71岁,中共党员,原荆州博物馆馆长。他是湖北省考古界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先后主持荆州雨台山楚墓、荆州天星观一号大型楚墓、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荆州阴湘城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发掘工作。在国内外发表考古论文及考古报告40余篇,已出版考古专著和考古发掘报告专集6本,还有《石首走马岭》、《荆州楚王陵园出土玉器精粹》等2本即将出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6年定为省管专家。1998年获国家文物局授予的“王治秋—郑振铎文物保护奖”,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

  

 

  13. 杨凡

  杨凡,男,78岁,中共党员,黄石冶钢集团有限公司钢研所原总工。他在退休近20年里,发明了“不锈钢精炼剂”和塑料模具钢“33Cr17NiMo”,获国家发明专利;他主持盾构机刀具和ERS生产工艺的研发,填补省内空白,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提高成材率15%,仅黄石地区每年多为企业增收2亿多元;他建言黄石市多个工业园建设方案、发展规划和生产项目,为黄石经济的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勋章,2013年获省“老有所为科技贡献奖”二等奖。

 

 

 

  14. 杨昌林

  杨昌林,男,78岁,中共党员,武汉大学关工委副主任。他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赴西藏工作,一干就是12年。1976年因积劳成疾患高原性心脏病,1978年与妻子调入武汉大学工作。回到武汉后,他和他妻子定期到学校看望藏族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经常将藏族学生接到家中,吃糌粑、喝酥油茶,遇到学生生病,做好饭菜送到医院并陪护学生,一直坚守36年,甘当武汉藏族学生的“阿爸”。2010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2011年当选湖北省第三届道德模范。

  

  15. 易茂先

  易茂先,男,66岁,中共党员,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他退休后往返200多公里到农民的板栗园,调查科研,帮助周远春申报研究项目,于201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富硒板栗”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100多家农户致富;他自费到北京参加板栗栽培及管理技术,为栗农无私传授种管技术。带领一批离退休老干部募集200多万元,连续7年资助20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义务帮助团风14名农民工追回被骗工程投资款1800万元。被国家科技部、湖北省委组织部、省科委评为“湖北省大别山科技扶贫模范”。

  

 

  16. 赵同虎

  赵同虎,男,67岁,中共党员,十堰市纺织工业局原调研员。他退休回老家桐树沟村居住,被推举为村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整修170米长西山隧道,方便群众出行。筹资30余万元把自来水送到村民家中,群众用上干净水;引水库水到田间地头,实现旱涝保收;筹资35万元搭建200多个蔬菜温室大棚,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桐树沟牌”蔬菜商标,成为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争取资金200多万元,新建桐树沟进城通道,由原来的7公里缩短为1公里,群众出行更便捷。2013年当选十堰市第四届“道德模范”。

  

 

  17. 崔金廷

  崔金廷,男,83岁,中共党员,荆门市京山县人武部离休干部。他是一位具有35年军龄、64年党龄的军队正团职离休干部,他16岁参军,经历洛阳、郑州、淮海、渡江、上甘岭等战役,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安全做出过杰出贡献。他退休不退色,先后参加“县关心下一代协会”等4个社团公益组织。多次写诗,在《军旗飘飘》杂志、“湖北省军休网”上发表。在汶川、玉树等地发生地震后,他主动捐款、捐物;近年来在县五中当义务辅导员,无偿资助2名品学兼优的特困高中学生;经常到学校、网吧、五三劳教农场去看望辅导青少年,教育引导他们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18. 黄知礼

  黄知礼,男,67岁,湖北昌发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其企业生产的转化器获得用户好评,2007年产值突破两亿元,获得中国行业500强企业、湖北省十强企业等称号;同年投巨资成立武汉东海石化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平均年产值4亿元,每年纳税近1000万元,解决600多人就业问题。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捐款20万元,2013年雅安地震他捐款10万元,他还捐资5万元帮扶和救助太平桥村的10户困难群众。每逢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他都亲自到镇福利院看望老人,并送去慰问物资。

  

 

  

  19. 蒋世琳

  蒋世琳,女,71岁,中共党员,湖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原主任、教授。她从2004年起,应聘到武汉市老年大学义务担任时事政治理论课教员,到社区和机关单位上党课、讲时政,累计达230多次,460多学时,撰写讲稿及搜集资料100多万字,印发了学习中央文件辅导提纲40多个专题,共40多万字。热心资助贫困学生。从1997年起,17年连续资助约10余名贫困孩子,教育他们立志成才,回报社会;真情帮教失足青少年。2012年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20. 谭绍康

  谭绍康,男,72岁,恩施州巴东县溪丘湾乡文化站原站长。他退休后为把民间文艺传承下去,整理《呼唤神农溪—山民歌集、婚丧歌、堂戏精选》共三部,近100万字,收集民歌693首、婚嫁歌10种、丧歌113种、堂戏剧55个,为研究和弘扬巴东土家族民间艺术提供详实资料;近年他还搜集整理500多个民间故事,编撰成《梦唤神农溪—民间故事》一书,地域和民族特色浓厚,具有极高文化价值;2012年央视对他进行了专访,并制作了《巴东有个谭绍康》专题片。2014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湖北省优秀文化志愿者”。

 

IP 属地:武汉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
seo seo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