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代军蓉
代军蓉,女,41岁,松滋市社会福利院特护组长。她从事护理服务工作18年。她常把老人的喜怒哀乐记挂在心,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特护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有的老人大小便失禁,她笑脸服务。她深刻体会到,给死者以尊严,是她们服务的最高境界。当每个老人弥留之际,她总是千方百计给老人以临终关怀,尽量减轻老人的病痛,尽量满足老人的心愿。当老人离世后,她第一时间为老人洗澡,为老人穿好寿衣。病残老人大多性格孤僻古怪,服务需要更多的耐心,多年来她早起晚归,把老人的事看得比家事更重要。2013年被评为“最美松滋人”。
2. 刘学举
刘学举,男,64岁,中共党员,竹山县柳林乡郑家坪村村民。2010年6月19日,在刘学举家生活了20年的罗甫桂老人,安祥地逝去,享年95岁。这是刘学举赡养安葬的第7位老人。目前,和刘学举一起生活的老人有76岁的石泽美、79岁的潘云秀和80岁的汪少秀。这10位老人中,有6位老人都是“五保”,由集体供养。可这些“五保”对象,一个接一个被刘学举接到家中,成了刘家成员,享受着刘家给他们带来的家庭快乐。刘学举从小就是一位孝子,对爷爷、奶奶、父母十分孝顺。是2014年十堰好人榜、湖北好人榜、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候选人。
3. 吕生富
吕生富,男,67岁,中共党员,黄冈市黄州区粮食局原副科级干部。他退休后,自筹资金创办黄州区康寿福利院。9年来,他千辛万苦进行4次改扩建,总投资800多万元,共有床位150个。他克服困难,打造“收费低、伙食好、服务优”三块金牌。目前该院入住150名老弱病残孤人员,都得到了周到的服务。该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社会组织”、“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该院被评为湖北省先进单位,2013年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市三级“敬老文明号”。他的先进事迹被《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2013年获得湖北省“敬老模范岗”先进工作者。
4. 李元成
李元成,男,60岁,中共党员,宜昌市姊归县电力公司周坪供电所原所长。他曾是一位军人,1979年上前线时与战友约定:谁牺牲了,活着的人就代为照顾对方的父母。战友付先根牺牲后,为履行自己的承诺,34年来,他克服妻子下岗、移民建房、家中尚有两个女儿读书等诸多困难,视战友父母为双亲,默默地悉心照料。老人的另一个儿子因公牺牲后,李元成更是成为二老晚年生活的依靠。多年的照料,使二老也对他视为己出,生活、情感上更依恋他。2006年被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2013年9月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
5. 李燕
李燕,女,20岁,中共党员,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她1岁时父亲脑部受伤患病,13岁时母亲患上尿毒症,因家里贫困,父母多次提出放弃治疗,李燕恳求父母,保证:“治病借的钱,由我打工创业还。”她勤工俭学,开办“笑行天下”网店,注册成立了孝感孝谷商贸有限公司,创业筹集医药费、生活费和学费。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双亲病情逐渐好转。她创业的收入,一部分用于还债,一部分用于帮助孤寡老人。她结对帮扶了70多岁的孤寡老人李爹爹,定期看望康复中心的老人。2013年当选孝感市第七届“十大孝子”和孝感市首届“最美孝德青少年”。
6. 陈春华
陈春华,男,58岁,中共党员,武汉市发改委离退休干部处处长。陈春华从2002年起,担任武汉市发改委离退休干部处处长。12年来,共15次获得市各涉老部门的先进,处室被市直机关工委命名为“党员示范岗”,他本人先后24次获得省市各级各类先进,所担任书记的机关第五党支部获“全市十佳先进党支部”。12年中,他安排车辆为老同志出车3682趟;陪同领导或带领处室人员上家门、上医院看望慰问老同志1265人次、为老同志办理事务2595件次;实现并保持了离退休人员内外无上访信件、无上访人员的“两无”稳定局面。
7. 肖祖红
肖祖红,女,43岁,黄石市木材公司下岗职工。2008年10月创办了黄石爱心满园义工之家,6年累计捐款数十万元,帮助近千名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子及100多个贫困家庭。2014年4月她组织义工,联合黄石市出租车管理中心,带领市青山湖社区100位老人畅游美丽黄石。每年的节假日,她都要组织义工买好礼物,去看望老年人。她的公婆,年老多病,她将公婆接到身边,想尽办法治疗。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十大杰出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2014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8. 吴辉铭
吴辉铭,男,25岁,共青团员。2013年11月19日,吴辉铭的父亲吴海刚在工作时不慎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90%,生命垂危。面对父亲的不幸,吴辉铭万分悲伤,瞒着父亲做了割皮手术。割皮手术的疼痛属于所有疼痛之最,而吴辉铭为使父亲早日康复,先后三次从背部和头部为父亲取皮,并且平静地说,我多疼一点,爸爸就少疼一点。父亲治疗的四个多月里,130多个日日夜夜,吴辉铭守在病床前,想方设法安慰、鼓励父亲配合治疗,战胜病魔,早日康复。2014年吴辉铭被团省委授予“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9. 吴越
吴越,男,19岁,襄阳市枣阳市太平镇清凉村村民。吴越9岁丧母,15岁时父亲摔伤高位截瘫。危难之际,吴越决定辍学回家侍父,独自撑家。每早为父洗脸,熬稀饭,喂饭;上午种菜买菜,洗衣服;下午给父亲擦洗身体,换药;晚上给父亲清理大小便,喂药。两年来,吴越不离不弃陪护在父亲身边。父亲胃不好,不能吃荤,吴越就变花样做给父亲吃。夏季父亲后背的褥疮伤口会感染,吴越守在床前,用湿毛巾敷,用冰块擦。为给父亲治病,吴越四处寻找治褥疮的民间偏方,经精心治疗,父亲后背的褥疮伤口逐渐好转。吴越的孝心和青春点燃了父亲的希望。
10. 陈全宏
陈全宏,男,44岁,中共党员,荆门市仙逸殡仪馆副馆长。他2002年转业后,不顾亲朋反对,毅然投身于殡葬行业。在家他一直是父母的孝顺儿子,只要有空就回家问候父母,让父母心情舒畅;他岳母身患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为方便照顾,他把岳母接来一起生活;岳母的父亲现在已经80多岁了,身体不好,他经常去他家里干些体力活;他关爱家人,孝敬长辈,在家庭中是好儿子、好女婿、好弟弟、好哥哥,他是一个孝亲敬老的好榜样,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称赞。2010年评为湖北省“孝亲敬老”模范。
11. 张金娥
张金娥,女,土家族,47岁,恩施州巴东县野三关镇柳家山村村民。47岁的张金娥是个残疾女强人,自己和丈夫都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本来应该受到社会的关爱,但她与丈夫从不给政府添忧,在丈夫病重、儿子动大手术的沉重家庭负担下,她不仅悉心照顾着自己的双亲,还义务代养了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3位“五保”老人,用自己坚强的双肩为老人撑起一片天空。3位“五保”老人年龄都在80岁以上,年龄大,生活不便,时时处处需要照顾,她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他们,让老人晚年幸福。2006年、2008年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
12. 金红梅
金红梅,女,57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狮子村村民。她是一名普通农妇,每天到田间劳作,还照顾一家人的寝食饮居,婆婆6年来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她再忙也要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第一位,再累也要让老人吃好、穿暖。金红梅对老人毫无怨言,从拿药、端水、端饭到端便盆,倒粪便,样样都做。金红梅常说:“谁都有双亲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要为子女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到那时儿女自然会孝敬我。”6年来,2000多个日日夜夜,金红梅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金红梅觉得:孝敬好老人,自己才会幸福快乐。
13. 柯玉楚
柯玉楚,男,73岁,中共党员,竹溪县龙坝镇关家沟村委会主任。他从20多岁起担任生产队会计,后任村主任,一干就是40多年,为群众办的好事多如牛毛。在家境贫困情况下,自1961年开始,他和妻子主动抚养孤寡老人23名,至今还瞻养着两位孤寡老人,其中5人是2003年以前接到家中供养,没要过国家一分钱补贴。尽管经济条件不好,但对孤寡老人的吃穿住、三病两痛、逢年过节、生日等都十分尽心,并想法让老人过得愉快。老人去世,他都按当地风俗安葬。每到清明,他都要为抚养过的离世老人上坟。2013年先后被评为“竹溪道德模范”、“十堰市道德模范”。
14. 高星
高星,男,17岁,共青团员,孝感市孝感高中学生。年幼时父母离异,后来父亲外出谋生,他与爷爷相依为命。刚入初中父亲受伤住院,留下严重后遗症,吃饭,穿衣都需要人照顾。面对家庭巨变,他勇挑重担,主动帮爷爷做饭、洗衣、照顾父亲,年幼的他已是父亲的依靠。2012年他先后获得“孝感市第四届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湖北省第二届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更坚定孝敬爷爷、父亲。每逢假期,农闲时照顾父亲,农忙时与爷爷一起干农活,过着朴实而艰辛的生活。他品学兼优,以安陆市第五名的好成绩顺利考入孝感高中。
15. 高兴如
高兴如,男,60岁,中共党员,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福利院院长。他在建设福利院之初,啃着红薯,下河上山,挖石头,运材料,艰苦创业,把简陋的福利院建成“全国模范敬老院”。他18年如一日,陪伴在孤寡老人身边,让113名“五保”老人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高兴如用自己的心血,为老人默默奉献,把福利院凝成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护工和老人相互照顾、相互帮助,其乐融融。2012年荣获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区“道德模范”,2014年荣获省民政系统“最美民政人”称号。
16. 凌青双
凌青双,男,42岁,黄冈市社会福利中心主厨。他11岁时父亲去世,2006年母亲中风后瘫痪在床。为了照顾母亲,他放弃高薪职业,先后在学校食堂、黄冈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5年来,他买菜做饭、喂饭喂水,帮母洗澡、洗衣服。他寻医问药之余,自学按摩手法,帮母亲按摩身体、疏通气血。他坚持每天为母亲洗脸擦身,更换被褥,做保健按摩。5年间,凌青双每天奔波,早上5点前把母亲安顿好,中午12点,又得赶回家里照顾母亲,再回食堂做晚饭。在黄冈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3年来,他专心研究适合老年人口味和营养的菜品,让老人吃得开心。
17. 袁晓燕
袁晓燕,女,41岁,湖北省荣军医院老年护养中心护士长。2007年4月,袁晓燕来到省荣军医院老年护养中心。转眼快8年了,袁晓燕和她的同事们共服务了2600多名老人,陪伴330多位老人走到了生命终点。老人们喜欢她灿烂的微笑和真诚的服务,都习惯地把她当成自己的“孙女”或“女儿”,她也把每一位孤寡老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她还坚持为离世的老人化妆,让老人“走”也“安详”。袁晓燕始终坚守在临终关怀的护理一线。她先后获得省民政厅“最美民政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候选人等荣誉。
18. 莫亚非
莫亚非,男,13岁,少先队员,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莫亚非的家离学校18公里。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爷爷去世后,父亲迫于生计常年在外打工,稚嫩的肩膀早早地挑起家庭重担。农忙时,他尽可能地帮助父亲分担农活。知道爸爸赚钱辛苦,莫亚非甚至为了节省坐车回家的1元钱坚持步行三个多小时。他很小就做饭、洗衣服,还要伺候有精神疾病的妈妈,把饭菜端给她吃。2012年5月被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授予“湖北美德少年”,2014年初他入选“湖北好人”,而今正进入“中国好人”榜的评选中。
19. 黄愉婷
黄愉婷,女,20岁,共青团员,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2013级学生。她尚在襁褓之中时父亲病逝,从此与瘫痪在床的母亲相依为命。3岁半便独自上学,6岁已学会洗衣服,8岁起踩着板凳做饭。当别的孩子还躺在妈妈怀里撒娇时,黄愉婷就已经承担起照顾残疾妈妈的责任。从高中开始,她就带着母亲上学。三年的高中生活,她既要学习,又要照顾母亲,一直坚守1400多个日日夜夜。2013年,她又带着妈妈进入了三峡大学学习。她的事迹经媒体宣传后,2013年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等荣誉。
20. 董爱兰
董爱兰,女,39岁,潜江市光荣院护理员。她怀着“把爱奉献给最需要帮助的人”的信念,于2006年进入光荣院成为一名护理员。8年来,董爱兰始终视老人为父母,用爱心、孝心全心全意伺候好每一位老人。每年365天,她如白衣天使般护理着入院老人,她是“孝女”,天天为入院老人尽孝心。2013年10月,钟祖生老人7天没有解大便,看到老人痛苦的样子,她心如刀绞,用手帮助疏通硬化的粪便,终于解除了老人的痛苦。光荣院领导每次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她,她都能认真圆满完成。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2013年被授予潜江市“道德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