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部分低劣图书流入农村学校图书馆

时间:2014-12-25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报   阅读

 

  学生精神家园岂能“杂草丛生”

  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图书年代久远、内容陈旧,已经不适应师生阅读需要。新购图书由于招标、采购等环节的问题,没有严格把关,不少粗制滥造甚至含有色情、暴力和封建迷信等内容的低俗图书进入学校图书馆。

  “你看,这样明显涉及色情的图书竟然进了小学图书馆,让人气愤。”湖南西部某县一所有着3000多名学生的中学校长指着一本名叫《中国古代禁书》的封面说。在这本书的封面上,画着两个裸体的男女。

  近日,记者采访发现,有一些明显超出中小学生阅读范围的图书进入学校图书馆,不仅如此,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也不少,亟须引起重视。

  粗制滥造、色情暴力图书流入校园图书馆

  “无书不成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近年来,各地各校高度重视“普图”工作,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以湖南为例,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已有80个县(市、区)实现“普图”。

  但是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学校的不少图书年代久远、内容陈旧,已经不适应师生阅读需要。新购图书由于没有严格把关,导致不少粗制滥造甚至含有色情、暴力和封建迷信等内容的低俗图书,如《历朝皇宫喋血录》、《俗世迷情》、《易经占卜术》等,进入了学校图书馆。

  湖南省教育厅图工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有些学校纯粹为了凑足图书册数,大量购进廉价低质图书,这些图书纸张糙薄、印刷粗糙、装帧拙劣、字号太小太密,甚至还有一些粗制滥造、错字百出的古籍今译。还有一些盗版书也流入图书馆,本该是“孩子”的“子”字,却变成了“关于”的“于”字,或者是“了”字变成了“丁”字。

  业内人士表示,像这样粗制滥造的图书进入图书馆,并不是个别现象。一些中小学图书馆里所谓的“外国名著”,是出版社找了一批在校外语系学生,分任务、搞突击,三五人或七八人一本书,你几章、我几章,很快搞出来的;有的是玩“剪刀加糨糊”,拼凑“思想哲理”、“励志人生”书籍,蒙骗涉世不深的青少年;还有的是随便找几个人冒充“专家”,编所谓的“国学”、“经典”丛书。

  此外,不少中小学图书馆收藏了大量过时的试题、教参等教辅类资料,而新近出版的书籍,特别是科普类、艺术类等适合学生阅读且深受学生喜爱的图书却很少。

  数量不足,利用率低,六成农村校图书馆不达标

  藏书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藏书,就无法为师生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但湖南省教育厅图工委办公室在调查中发现,数量不足、图书经费标准过低等问题制约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一类小学人均藏书30册,报刊60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120种,二类小学人均藏书15册,报刊40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80种;一类初中人均藏书40册,报刊80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180种,二类初中人均藏书25册,报刊60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120种。在湖南省教育厅图工委办公室所调查的农村学校中,60%不能达标。

  湖南省教育厅图工委办公室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义务教育学校图书经费标准是生均每年6元,连半本书都买不到,以一所1000人的学校来计算,一年就是6000元,最多买300本书,每学期只有150本,远远无法满足师生阅读需求。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