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赵伟:公益路上的乐善者

时间:2017-07-13     【转载】   来自:湖北慈善公益网

1499911158582646.jpg


  从一个人献爱心,到组织一群人做公益,让爱的星火形成燎原之势。“有困难,找赵伟,找大爱义工”已成为房县众多百姓的口头禅。

  1980年12月,赵伟出生于房县门古寺镇东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顽皮的赵伟欺负了小伙伴,拒不道歉。爷爷拿出纸写了个“仁”字,告诉他“人”字后面加两横就是“仁”字,做人要讲仁慈正义。从那时起,“仁义”二字便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中。

  2002年,发生了一件改变赵伟人生轨迹的事情。当年4月,22岁的赵伟从河南砖厂踏上回家的路,身上仅有的100多元工资在火车上被盗了。下车后,他心灰意冷时,一名环卫工人伸出援手,无偿给他30元钱。热泪盈眶的他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又想起小时候爷爷的教诲,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一辈子当好人、做好事。

  回家后,赵伟发现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他想,自己虽然没有钱,但有的是力气,帮他们干点力气活,也算是做好事了。于是,他制作了联系卡,挨家挨户发,告诉他们有困难可以找他。收庄稼、修理小家电、送老人去医院……渐渐地,“有困难,找赵伟”成为当地百姓的口头禅。

  看到乡亲出行困难,2005年8月,赵伟东拼西凑买回一辆“爱心客车”。学生上学一律半票,老人、残疾人免费。经营“爱心客车”2年,他免费接送困难学生200人次、残疾人300多人次,垫付资金1万多元。哪里有困难,他的“爱心客车”就出现在哪里。

  2011年,赵伟改做门业生意,又把他的小店打造成了“爱心门店”,为福利院免费安装大门,为困难户减免大门安装费。2002年至2011年,赵伟脱产做慈善公益5000多个小时,平均每年1个月,受助群众2000多人。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赵伟接触到了车城义工队。当年8月,他作为首批车城义工队注册志愿者,赴郧阳区大柳乡最偏远的杨家村送温暖。一行8人顶着烈日,扛着40多床棉被、200多公斤粮油、大批衣服,沿着崎岖的山路到达农家,把东西分发给40多位孤寡老人。

  让赵伟兴奋的是,通过此次活动,他找到了更好地参与慈善公益的方法。一个人力量太弱小,身后需要一个大团队。经过半年努力,他成功组建车城义工房县分队,后更名为房县大爱义工联合会。

  经过近3年发展,2015年9月30日,房县大爱义工联合会通过房县民政局、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审核,成为房县首家登记注册的义工组织。注册一年多来,房县大爱义工联合会开展活动50余次,资助孤儿近20名。

  在“房县大爱义工”的带动下,如今当地已有小草义工房县分会、房县爱心驿站等多个公益队伍。赵伟说:“这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未来公益可以无处不在,义工无处不在,爱心无处不在。”

  (十堰日报 记者 周亚晖)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