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详细内容

单腿女孩为盲人“讲”百场电影 3年服务5000人次

时间:2014-06-11     【转载】   来自:湖北文明网   阅读

  

   单腿女孩杜诚诚为盲人们“讲”电影。记者孔轩 摄

 

  “画面上出现一片火红的鲜花,鲜花绿树映衬下蔚蓝的大海,这是我国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私人订制的总部就坐落在这里……”昨天(10日),记者在青山区新沟桥街蒋家墩社区,看到27岁的肢残女孩杜诚诚,正在社区“盲人电影院”里为盲人观众“讲”电影《私人订制》。

  杜诚诚是青山蒋家墩社区的残疾人专干,兼任社区“盲人影院”的解说员。3年多来,她为盲人“讲”了100多场电影,为30多部电影写下近百万字的解说词,累计有5000人次的盲人听过她讲电影。

  盲爹爹30多年来

  第一次“看完”整部电影

  蒋家墩社区二楼多功能厅,投影大屏幕正在播放电影《私人订制》。杜诚诚站在投影屏幕的一侧,手持话筒,一边看着电影画面,对每个无对话镜头配上语言,一边不时侧目观察观众的反应。

  “这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看完’一场完整的电影。”桂师傅是一位盲人,从十几岁起眼睛就看不见了,只能通过听电影配音,以及解说员的讲解“看”电影。在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他靠着椅背静静地听,听到关键处就前倾上身,向前伸着耳朵仔细听,听到有趣的对白就跟着哈哈大笑。

  陈师傅是一位弱视残疾人,可以用仅存的一点光感“看”屏幕。他坐在“电影院”前排,仰着头,眯着眼睛盯着屏幕看,有时用手撑着下巴,全神贯注地沉醉在电影里。观影全程都有志愿者服务,中途有盲人需要上厕所、喝水,志愿者主动上前引导、提供帮助。

  为了“讲”第一部电影

  她反复看了10遍

  2010年10月14日,青山区在蒋家墩社区设立盲人电影院,每周为盲人放映电影,杜诚诚成为“盲人电影专场”的首位讲解员。

  在武汉市残联举办的盲人电影培训班上,杜诚诚说第一次接触到盲人电影。当看到《山楂树之恋》里静秋和老三的纯真爱情故事后,她被深深地感动。怎样才能让盲人也能身临其境?带着这个问题,她开始探索盲人电影讲解之路。

  杜诚诚“讲”的第一部电影,是自己最喜欢的《山楂树之恋》。她用整整7天国庆假期,写了1万多字的讲解稿。把电影下载到电脑上后,她反反复复看了10遍。为了让讲解词更易被盲人理解,她还闭着眼睛听了好几遍。“我一遍遍看,一遍遍改,有时半夜脑海里浮现出电影画面,想起合适的词,我就爬起来记在本子上。

  “静秋不敢相信那就是老三,他瘦多了,显得眉毛特别长特别浓……”在观影现场,杜诚诚动情地解说着,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起伏。“唉,最后还是没能在一起,太可惜了……”电影结束后,不少盲人观众为剧中人物的遭遇伤心落泪,杜诚诚感到特别欣慰。通过她讲解,盲人们“看”懂了这部电影。

  她还到正规电影院“讲”电影

  服务对象是全市各区的盲人

  从此,反复地看电影,不断改写解说稿,成了杜诚诚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由于不能久坐,她只能趴在床上写稿子,累了就换一个姿势继续写。

  除了在社区讲解从网上下载的“过时”电影,从去年8月起,在武汉市残联支持下,她开始把全市各区的盲人请进真正的电影院“看”电影。

  去年底,院线电影《摩登年代》和《私人订制》上映。因为电影资源没有上网,无法提前写讲解稿,她只能自掏腰包,提前到电影院去看三四遍。放电影的时候,她靠自己的记忆和临场发挥,成功地讲解了电影。

  在杜诚诚的帮助下,盲人也能和普通人一样走进电影院,欣赏到在线电影了。

  讲电影让她重获自信

  她庆幸能有这样的机会

  杜诚诚从小患有神经纤维瘤,随着年龄增长,腿上的病越来越严重,走起路来有点跛。2006年,她考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并被评为学校“首届十佳青年”。

  就在这时,一场病变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大二时,她第三次手术失败,导致右腿病变,不得不做手术截肢,只能依靠拐杖和轮椅生活。路走不了了,学也上不成了。

  经历了漫长悲伤和痛苦之后,杜诚诚并没有气馁失望,而是开始探索新的人生之路。2007年7月18日,杜诚诚通过招考,来到青山区新沟桥街蒋家墩社区,成为一名社区残疾人协理员。

  社区有了“盲人电影院”后,除了忙着为社区的残疾人提供服务,处理生活琐事,她又有了讲电影的新任务。“我庆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将光明传递给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我会一直努力将爱与梦想传递出去。”她说。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