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建议时间:2018-09-2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业种植、工业发展等多种污染源,加之农村地域面积较大,环境治理和监督环节缺失,致使农村环境逐步趋于恶化,影响和制约农业稳产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一、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二、缺少有效监管,农村环境污染成为“重灾区” ; 三、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四、部分环保法律空白,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处理难。 一、建立、完善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综合性农村环保法律法规,拟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控制,面源污染防治,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和管理规章,制定促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为核心的生态补偿政策等,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 二、加大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完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三、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突出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等重点,推进农村生态建设。 四、加强全民环保意识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