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首页 >> 民意 >>文明评论 >> “日租房”治理刻不容缓
详细内容

“日租房”治理刻不容缓

时间:2018-08-27     【转载】   来自:上海政协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嘉定区委党校副校长李德反映,当前,在本市一些高校、热门景点周边出现了大量的“日租房”。由于其具有价格便宜、功能完善、登记程序简单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及大学生群体。但在“日租房”需求日增的背后,由于对其监管尚处于空白地带,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一是租客身份难以有效核实,给社会治安管理造成较大压力。租客入住程序简单,不需要进行身份证核实登记,仅通过网上交易即可获得密码,输入密码即可入住,整个交易双方根本不必见面。社区负责综治的人员无法对房客进行登记,难以准确掌握相关信息。由于“日租房”租客的流动性大,容易滋生偷盗、卖淫嫖娼、刑事犯罪等行为,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是卫生状况堪忧,经营行为不规范。租客认为,“日租房”虽然便宜、便利,但最大的担心还是房间的卫生状况,床单等消毒不严格甚至不消毒。有的租客表示,“日租房”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且在隐私保护等方面没有保障。“日租房”没有宾馆运营资格,不能开具发票,一旦出现纠纷很难维权。


  三是房东逐利而动,相关部门整治和监管没有依据。长租房如果改装成几个房间按“日租房”进行出租,收入至少翻倍,一些房东甚至二房东逐利而动。警方接到居民举报核实后坚决予以取缔,但由于违法成本很低,二房东基本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与警方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甚至房东与二房东结成利益联盟,整治难度加大。


  为此,建议:


  一、出台监管“日租房”的相关法律政策。“日租房”的出现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难点、焦点和空白点。目前对“日租房”的整治没有法律和相关政策依据,没有可具体操作性的方法。建议组织人大、公安、司法、物业、房管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监管“日租房”的相关法律或政策。


  二、运用市场机制规范“日租房”经营。既然“日租房”有潜在的市场需求,单纯采取“堵”的政策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可以采取“疏”的政策,运用市场机制规范“日租房”的经营活动。例如,对“日租房”采取备案制度,颁发相关经营许可证,缴纳一定的税收。对租客的身份采取实名登记,统一纳入管理,定期对“日租房”的卫生、消防等进行检查等。加大对“日租房”的处罚力度,对没有备案登记,违反卫生、消防、治安规定的“日租房”坚决予以取缔。


  三、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日租房”治理。积极发动社区群众、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对“日租房”的治理,加强对“日租房”的监督,规范“日租房”的经营。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日租房”治理中的运用,提升监管水平和实效。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