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创新社会组织管理 “小政府”服务“大社会”时间:2014-12-28 2012年,温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规定除依据法律法规需前置行政审批及政治类、宗教类、社科类的社会组织外,其他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均可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此外,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和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实现“零注册资金”。 实行登记新规后,温州市社会组织迅速增长,截止2014年10月,社会组织登记数达到7159个,三年增长超过3000家。 完善“孵化”服务链 社会组织实现“增量提质” 12月26日,记者来到温州市鹿城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在一面墙上,整齐的列着进驻这里的社团,包括:鹿城区柒零叁公益联合会、公益摄影协会、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数了数有11家。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家由政府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承接运营的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温州市惠民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作为该平台承接运营机构,协助温州市鹿城区民政局开展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工作。 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进驻该中心的一家专业社工组织,成立于2013年10月,如今拥有专业社工5人。主要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专业、人性化的社工服务。比如陪独居老人聊天、婚姻调解等。 据和乐社工张笑喜介绍,刚成立之初,规模小、资金弱、治理结构也不完善,据说温州市鹿城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可以为初创社会组织提供场地等“一条龙”服务,他们就积极申请入驻。“进驻后,只办公场所这一项,这为我们省了近一半开销呢!”张笑喜向记者坦言。此外,在服务中心举办的微讲堂上,他们还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老社会组织负责人“取经”。 温州惠民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理事长白洪鲍告诉记者,服务中心除了场地培训,在项目方面也为初创社会组织提供诸多帮助。比如,每年开办一次公益节,为社会组织项目找“亲家”;对接鹿城区民政局公益项目创投活动等。此外,服务中心还规定,参加社会组织等级评估获3A以上等级或年收入达到30万元及以上的可申请出壳等。 记者从温州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温州建成各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共986家,实现市、县、镇、社区四级全覆盖。今年,全市依托服务平台共资助公益项目260个,资助金额累计580万元。 承接职能转移 社会组织成政府“左膀右臂” 12月26日的宁城社区喜气洋洋。在当地菜场旁的一大片空地上,几十位老人分别围坐在一起,桌子上放着一只只大蛋糕,蛋糕上那红彤彤的寿字格外喜人。旁边,几个艺术团成员唱着新疆歌曲跳着民族舞蹈,一起给老人祝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