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捐款箱,您关注了吗?时间:2014-04-24
慈善捐款箱,我们并不陌生。超市、车站、银行、酒店……在许多公共场所,都设有自助的捐款箱,这些设施主要是为了方便市民随手行善,培养人们的行善习惯。很多人曾怀着一颗善心,往里投过钱,5角、1块、5块、10块,甚至100块。 但是近年来,这些捐款箱却受到了“冷遇”。大多数箱子总是“饿肚子”,而关于捐款箱被当成垃圾桶,成了许多人顺手丢弃购物小票的箱子或零钱箱的报道时不时见诸报端。让人痛心的同时,也引发人思考。作为广大民众随手做慈善的载体,慈善捐款箱理应因其便捷而受到欢迎,却缘何屡屡“遇冷”?市民对捐款箱的不关注是缘于什么?箱子里的钱到底去了哪儿?带着疑问,本刊记者对慈善捐款箱进行了调查剖析,旨在通过还原慈善捐款箱的真实面貌,让更多人关注慈善。 释义:慈善捐款箱是随手慈善的便捷平台 随手慈善,就是每个人量力而行,随手而为,按照曾经的央视名嘴崔永元的解释,就是“有人问路,你指个路;老人过马路,你搀扶;有人发生口角,你劝解……”这些都是慈善与公益行为。这极大地拓展了慈善与公益的外延,可以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慈善家。 所谓做慈善,很多人单纯的认为只有去慈善组织或通过银行向慈善组织的募捐账号存钱才是捐款。其实不然。慈善捐款箱,就是每个人随手慈善的便捷平台。它被置于超市、车站、银行、酒店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当人们经过它,可以随时奉献自己的爱心。而不必坐车去慈善组织或去银行排队存款。这种无记名式的公益行为,比买彩票做公益还要便捷。 现象:捐款箱摆放位置不同 募捐结果有很大差别 近日,本刊记者在走访重庆市内的几家大型超市时发现,摆放在超市内的红十字爱心捐款箱,大多呈现出一种“饿肚子”的尴尬状态,与超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解放碑附近的繁华商业店铺内,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捐款箱遭到市民冷落,有的捐款箱甚至还尚未“开张”。记者看到,捐款箱用崭新的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白色箱面上印有“爱心捐款”“市慈善总会”等字样和联系电话。 在新华书店重庆书城,由于人流如织,加上购书的孩子特别多,设在此处的捐款箱收获颇丰:里面有硬币和多张面值5角、1元的纸币,共计10元左右。记者在旁守候了半个小时,终于等到一名捐款者——一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他从书城购书出来后,在排队付款时看见了捐款箱,便从裤兜里掏出一枚1块钱的硬币投了进去。 在北城天街沃尔玛超市里,爱心募捐箱也形单影只地腆着“大肚子”,隐身在市民的视线中。该超市工作人员透露,捐款箱在超市摆放有一段时间了,期间一直没有开启,每天的人流量虽然很多,但真正募捐的人却很少。 与几家超市里捐款箱受到的“冷遇”不同,重庆几个轻轨站里的捐款箱还收获可观。不过,也有市民反映,在轻轨站售票口旁边,透明募捐箱里的零钱都塞得满满的了,却长期无人来点收。 在谢家湾轻轨站,售票窗口旁放着一个大约30厘米高的方形塑料透明箱,箱子表面最上端写着“扶危济困 捐款为民”8个字,字下面有红十字标志,中间写着“募捐箱”三个大字。 热心市民陈先生反映,“箱内的零钱已经塞得满满的了,怎么没有来点收呢?爱心还是不能被忽视吧,清理了别人才能继续往里捐钱啊!” 在谢家湾临近的杨家坪轻轨站,售票窗台上也摆放着相同款式的捐款箱,箱内的捐款也很多。不过,当记者来到观音桥轻轨站时,发现那里的售票窗口上并未设置捐款箱。 对此,市轨道交通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说,最初只有轻轨2号线的几个站台上设有捐款箱,“我们很早就和重庆市红十字会合作了。按照以往的做法,当轻轨站台人员看到箱子里的钱装满后,就会打电话通知红十字会,然后由对方派专人来清收。” 除了轻轨站台,在很多公共场所我们都曾见到过捐款箱,几乎都是体积小小的透明箱体。可是通过走访,记者发现,捐款箱摆放的地方和位置不同,募捐的结果会有挺大差别。 从捐款箱内的善款面值来看,摆放在车站、超市、商场等地方筹得的善款,大多是市民在买票、买菜后找补的零钱随手投的。而在一些大型银行内,除了小面额的钱币,还普遍有5块、10块甚至100面值的。不过,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重庆市内的许多银行支行里并未设置捐款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