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时间:2018-04-09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和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居家养老这个重大社会问题的前沿阵地。当前,要把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作为最紧要、最首要的任务,加快建设,加快发展。 首先,加强规划布局。要以“十分钟养老服务圈”、“一碗面的距离”为原则,以社区为单元进行规划布点,确保每个社区都拥有一个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社区,要规划2~3个日间照料中心,确保建筑面积及各项服务功能设置达到相关规定标准。 其次,建“家门口”的日间照料中心。一方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要尽可能离居民小区、居民相对集中居住区近些,再近些,将照料服务延伸辐射到居民小区和居民相对集中居住区,要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进入居民小区、居民相对集中居住区创办小微型日间照料和托老机构;另一方面,要鼓励居民小区、居民相对集中居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以及其他社会力量自办创办小微型日间照料和托老机构,打通过养老服务“最后一百米”,让广大老年人能够实现“家门口”养老。 第三,不断满足服务供给。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必须细些,再细些,大到提供养老床位,提供日间托养,小到代购针头线脑,助浴喂饭,陪聊陪玩,确保老有所需,我有所供,老有急需,我有急供,老有特需,我有特供。当前要重点加快解决“12343”养老服务热线建设问题,社工和志愿者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问题,前者可有效满足“菜单式”服务需求,后者可有效满足养老服务个案需求等特殊服务需求。 第四,突出医养融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要离社区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站、医疗机构、私人诊所近些,再近些,并建立医养合作关系;要鼓励各类医疗康复机构将服务根植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随时随地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要支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自主创办小微型医疗机构;要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延伸到居民小区和居民相对集中居住区内的小微型托养机构,真正形成“十分钟医疗服务圈”;要大力支持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和家庭病床服务供给,确保老人居家能医养,离家也能医养,到哪里都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养融合服务。 第五,加强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社区要运用网格化管理手段,将本社区所有老年人基础数据收集采集上来,尤其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养老需求、医疗需求、康复需求、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需求等,要做到了如指掌,通过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提供精准养老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