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首页 >> 民意 >>公益论坛 >> 对竹溪县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
详细内容

对竹溪县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7-05-24     【转载】   来自:竹溪县扶贫办

  春牛奋蹄时节,我们按照竹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深入到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对产业扶贫进行学习调研。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保证,如何确定一个地方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如何发展产业,如何找到产业与贫困户受益的结合点,是我们这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我们认为,立足现有产业和交通基础,整合资源资金,连片建设基地,打造知名品牌,培植示范样板,做到“产业瞄准市场选定,资金跟着产业筹措,能人围绕产业发展,设施跟着产业配套,建立产业扶贫示范带”,是产业选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对接市场、立足基础,对产业进行区域布局。

  通过建立特色明显、规模适度,市场相对稳定的产业扶贫示范带,为深度加工、三产融合等产业链延长提供保障。按照“低投入,见效快,广覆盖、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南山地区(丰溪、桃源、向坝、泉溪等)以药材、优质烟叶、洋芋、生态白酒、高山蔬菜、食用菌、生态旅游、种养殖业等为骨干项目的扶贫示范带。中部地区(汇湾、水坪、天宝、新洲、兵营、鄂坪、县河等)建立以茶叶、果园、养殖业、生态旅游业、加工业等为骨干项目的产业扶贫示范带。山外地区(城关、蒋家堰、中峰、龙坝等)建立以蔬菜、果园、油茶、茶叶、贡米、加工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为骨干项目的产业扶贫示范带。特色产业方面,在城关镇等建立蔬菜、服务业产业扶贫示范带,中峰镇建立贡米产业扶贫示范带,丰溪镇等建立药材、梭椤树产业扶贫示范带,汇湾镇、水坪镇、县河镇等建立茶叶产业扶贫示范带,蒋家堰镇、桃源乡等建立黑毛猪产业扶贫示范带,蒋家堰镇、新洲镇、兵营乡、水坪镇、汇湾镇、鄂坪乡等建立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带,泉溪镇、天宝乡建立洋芋、魔芋产业扶贫示范带,向坝乡与湖北蕃王酒业共同建立生态白酒基酒产业扶贫示范带,龙坝镇建立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带等。发挥林特场优势,建设本地林特苗木基地,从基础上培育林特产业,规避外地种苗良莠不齐、“不服水土”等问题。通过建立产业扶贫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县扶贫产业发展,带动90%以上贫困户参与发展,实现产业脱贫的目标。

  二、发展订单农业,切实保护农户参与产业建设的积极性。

  围绕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发展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产业带上的示范村、重点村、能人大户,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原有产业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像烟叶产业那样规范种植、收购、销售。大力培植一批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有效地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实现与大市场对接。引导专业合作社组织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实行产品保护价,高于市场价格按市场价收购,低于市场价格按保护价收购,解决如药材等产业由于市场价格不稳定影响药农积极性的问题。

  三、建立推进产业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

  建立“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笔资金、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产业发展专题会议,解决产业发展的难题,鼓励农民以出租、转让、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资源向种养能手、产业大户集中,促使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让群众从土地流转中得到租金,通过参加劳动得到薪金,通过参股得到股金,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四、旅游产业要注入文化含量。

  旅游产业要充分借助全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加人文含量,以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特色农业基地吸引游客,供游客观赏。旅游点要增加农家乐,充分利用本地的农副产品如土鸡蛋、土豆、香菇、手工艺编织品等,进行精致包装,开发旅游产品,销售本地的土特产品,让群众得到实惠,让旅客到景点有吃的、有喝的、有住的、有玩的、有看的,有带的,大力销售本地产品,增加群众收入。

  五、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发展扶贫产业的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上,要引导、支持现有企业、产业基地与县内外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借力延长、壮大产业链,通过重组联合焕发活力,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把更多精力投放在哪些企业可以帮助全县扶贫产业发展上,只要有利于本地农特产品资源的开发、销售、就去对接,就去联合。还可以结合竹溪实际把PPP模式推广到产业建设领域,鼓舞扶贫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信心。

  六、专业合作社需要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调研中发现,各村基本都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些村甚至不止一个,专业合作社在连接产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经营水平、管理水平参差不一的问题。特别是在贫困户分享合作经营效益、国家补贴政策方面还不够规范。合作社要与农民利益结合,对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带动不仅要掌握户数人口,还要问他们带动的是谁,具名造册,按时填报带动人口特别是贫困户的收入情况,对完成带动任务贡献突出的予以奖补。

  七、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搬迁安置点规划建设时建议预留办社区工厂用地指标,把门面做社区工厂厂房,群众经过培训就地转为工厂工人。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办企业,把适合当地发展的无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引进来,可吸纳就业人员,可帮助贫困户搬得出,能致富。

  八、围绕“双创”打造适合竹溪县情的现代服务业。

  建议主推以竹溪餐饮业为主的服务业,同时围绕房地产业,策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去库存力度,建议以县城增加五万人以上为目标出台鼓励南山迁移人口、外来人口、返乡农民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降低他们的创业、创新和生活成本。并通过城镇人口扩容,增加消费能力,拉动产业发展。

  九、加强扶贫产业的组织领导,完善考核机制。

  加强对产业扶贫工作的考核,促进产业建设各项任务如期落实。建立扶贫产业建设专项督查机制,对产业扶贫建设任务落实快、措施实、质量好的村委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政策、资金扶持要及时到位,不让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后顾之忧。 (作者系竹溪县财政金融贸易研究组)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